□肖福生
听闻武功山的日出,气势磅礴,视觉震撼,颇为值得一看。
武功山,跨萍乡、吉安、宜春三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主峰白鹤峰,又名金顶,海拔1918.3米,位于萍乡芦溪县与吉安安福县边界一带,坐标东经117.38度,北纬27.23度。
武功山之特别,在于其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坡上,生长着成片绿油油的高山草甸,被叹为奇观,有“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美誉。
近十年来,武功山已成为我国南方享有盛名的露营圣地,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无数驴友前往打卡。
据史载,武功山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江南的重要一站。1637年,他在武功山境内畅游10天,除了写有6900多字的武功山游记,还在《游武功山》一诗中专门描绘了武功山壮观的日出场景: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
武功山,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
近日,得知某户外俱乐部周末有一个武功山露营活动团,平生还没在高山上露营、看过日出的我们,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出发当天,清晨五点多起床并简单早餐后,便匆忙向集结出发地赶去。大巴在高速上奔驰五个小时后,中午十二点半抵达位于芦溪县境内的山脚下某饭店。午餐后,我们开始向武功山进发。步行约半小时到达一级缆车站,全程1800米的索道用时10分钟。走出缆车,复又拾陡峭的石级而上,约一小时后到达二级缆车站。
当日,恰逢武功山帐篷节暨音乐节,上山下山的人流有如汹涌的潮水,我们在二级缆车站足足候车两个半小时。当我们从缆车下来时,晚霞已铺满西边的天空,与远处城镇的灯火交相辉映在一起。不一会儿,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星星露出了脸。
途中因为走错路,耽误将近一个小时,一路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朝宿营地前进。随着夜晚的到来,气温急速下降,山风呼呼作响,寒意阵阵,恍若置身冬天。
接近目的地时,因体力消耗较大,加之天黑,我一脚踏空,重重地摔在台阶上,挣扎着起身后,一阵强烈的疼痛感从股骨处传来。
到达宿营地稍事休息后,领队将被子分发给大家,今晚我们要睡帐篷——上百个帐篷密密麻麻地摆在一处带屋顶的楼顶上。
睡前,领队大声交代大家,想看日出的,五点十分起床,五点半必须出发。于是,我赶紧躺下。躺下倒是躺下了,但因为屁股肿痛,无法平躺,整晚只能靠着低矮的枕头侧着身子,又想着要早起,一夜几乎无眠。
迷迷糊糊中,一阵洗刷和说话的声音把我吵醒,拿起手机一看,还不到4点。看来,大家都不想错过武功山的日出。
我一看时间还早,躺下又迷糊了半个小时左右。待到从帐篷爬出时,一丝凉意向我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小小的寒颤。朝屋外望去,发现天清气朗,心中暗自庆幸遇上了好天气。因为据说有人去了三四次,都没看到日出。
一番洗刷后,我们收拾行囊,背上包裹出发。走出宿营地,陡峭的台阶便呈现在眼前。抬眼望去,通往金顶的长长台阶上,人潮已经排成长龙,台阶旁、观景台上站满了手拿相机或手机等待日出的游客。
5点28分许,我们选定一个位置停下,回头朝东边望去,只见一抹绚丽的橙红色照亮了右侧的天空,一束橙红色的光柱射向左侧天空,一大堆浓重的白云在正上方呈静止状态。
不一会儿,白云慢慢散开,白云边缘滚出一个橙红色的光圈,霞光穿过或黑或白的云层,照亮了半个天空,大地慢慢变亮。本来碧绿碧绿的草甸,瞬间被染得金黄金黄。
我的心儿兴奋起来,崭新的一天将要开始了。
5点44分许,云层迅速散开,翻滚着,云层又把火球遮住,大地旋即昏暗下来……
5点48分许,硕大的火球又开始慢慢越过云层,重新露出橙黄色的光芒,白色的云层朝我们头顶铺天盖地般涌来,黑色的云层朝右侧涌去。
5点52分许,火球终于挣脱云层的束缚,彻底露出了全貌,两束强光分别刺向天空和大地,大地沐浴在万丈光芒中,一丛丛的绿草在微风吹拂下,闪着动人的金光。
这时,金色是如此耀眼,就连云儿也镶上了金丝带,多么华丽的盛装啊,人群中发出一阵盖过一阵的欢呼。
在雷鸣般的欢呼声过后,我放下手机,默默地想,从天边霞光初露起,到一团火焰出云来,再到万丈光芒照大地,太阳积蓄了二十多分钟的能量,才实现了自己的奋力一跃。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没有经过长期的积淀,甚至忍辱负重,哪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我喜欢看朝霞,因为朝霞有着非凡的美丽,因为朝霞伴着我迎接新的一天,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让我心中充满希望,教会我努力追求诗和远方的生活态度。
人生的第一次露营,不算很有趣,但人生的第一次看日出,却让我心潮澎湃,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