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廖福玲 通讯员朱琦 李林烜
近日,龙南市州航物流有限公司申请兑现物流奖励扶持惠企政策。龙南市行政审批局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即完成了所有的审核流程,210多万元奖励资金快速到账,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企业负责人直呼“神速”。
2022年以来,赣州市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打响“干就赣好”品牌,打造新时代“第一等”营商环境,全市亲商重商氛围愈加浓厚,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已成为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高频语”、比照落实的“参照系”。
在赣州,开办一家企业要多久?第一次注册公司的赣州蕴青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钟勤勇,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办齐了所有手续。
比照湾区,提升服务效能。我市全面对标湾区水平和标准,推动业务重塑、流程再造,企业群众办事环节从原来平均3个压缩为2个,申请材料从平均4件压缩为3件,减少各类证明材料100项,办理时限压缩30%以上。实施“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打通电力、社保等15个省级、市级系统,市本级90%以上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8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402个政务事项“全程网办”,336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151个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27个深圳事项在赣州自助可办。实现“1+N”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全市共设通用窗口1941个,162个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帮代办、兜底办机制,为企业群众在“企业开办”“工程报建”“跨省通办”“惠企政策”等六大重点领域开展帮办代办。创新研发首个政务“数字人”,探索政务“数字人”逐步替代一窗受理人员的数字化改革新模式。
“市县同权”、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全产业一链办”……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密集出台。赣州大刀阔斧改革,大张旗鼓创新,创新推出“市县同权”改革,建成市县联动审批平台,将118项市级权限下沉至各县(市、区),实现同一事项“全市通办、同标准办理”。各县(市、区)全部设立“全产业一链办”专区,将首位产业全链条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专区受理,已为格力、吉利、威高等600余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式全链条五星级政务服务。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全面设立“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建成了“项目策划生成平台”,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一站式集成”审批优化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只需一张申报表、一套材料。在全省率先实行“不动产见面+司法查控”不见面办,建立线上通道的执行联动机制。
政策兑现“一站式”,政企互动“零距离”。我市率先在全省推出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改革,上线“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设立5000万元的“惠企资金池”。各县(市、区)与市级平台对接,设立了“惠企政策兑现专区”,实现惠企政策“应上尽上”“应享尽享”。平台上线惠企政策1345项,线上线下共为86.45万家企业兑付各类惠企资金127.54亿元。
同时,我市实行产业链链长、政企圆桌会议、企业特派员、市县领导挂点联系企业等制度,架起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连心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2022年,全市共召开政企圆桌会议292次,协调解决问题1004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各县(市、区)均设立企业“安静生产期”,建立健全投诉举报、行政检查监测、扫码入园备案等制度;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建立34个领域374项“初次或轻微违法不罚”包容审慎监管清单,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在全省首创不动产登记与人民法院建立“总对总”合作新模式,推动“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不见面办理,实现查(解)封登记全程网办、真正“秒办”。
亲商重商蔚然成风,大小企业争相筑巢。如今,赣南大地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先后引进吉利科技、佳纳能源等一大批“5020”项目,特别是总投资达101亿元的富士康工业互联智能制造项目落户赣州经开区,成为赣州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现代高端智能制造企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