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詹继成 通讯员谢勇 李晓燕
金秋时节,记者驱车前往定南县岭北镇龙头村,一路青山环绕,在离村不远处,路旁的“红色名村龙头村”村牌格外醒目。
龙头村地处岭北镇东北部,位于定南、信丰、安远三县边际。1932年6月,为巩固赣南苏区,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率红军东路军抵达定南,分别住在龙头圩及附近村庄的民房内。凭借重要的历史研究、科学防御和战略艺术价值,如今,龙头圩毛泽东旧居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近年来,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龙头村邀请专家调研村里红色文旅产业,精心布局红色名村建设。围绕“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原则,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方式,积极保护修缮村内红色革命遗址,走访收集整理红色物件、故事和照片,全面梳理革命历史脉络,组建红色文化宣讲队,让红色革命旧址真正“活”起来。
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催生出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今年“七一”前后,龙头圩毛泽东旧居成为不少游客的红色打卡点。“我是第三次来这里参观,每次来到这里都有新的收获,回想起革命先辈们在这简陋房子里的场景,我倍感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时刻激励着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游客黄东俊感慨道。
一个红色基地就是一部鲜活教材。龙头村积极与市县相关部门、学校对接,以“红色教育+红色农耕”为载体,构建集精品课程开发的经典教学、缅怀革命先烈的现场教学于一体的多层次、高品质教学体系,通过印发红色宣传册、制作红色短视频打卡等方式不断擦亮龙头村红色名片。今年以来,该村累计承接各级党组织、社会团体开展的党性教育和红色研学等活动30余场。
在龙头村生态肉牛养殖基地,致富带头人刘冰正在给牛投喂饲料。“目前基地养殖了60多头肉牛,规模还在扩大。通过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基地每年都将给村集体带来3万元的收入,同时还将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务工难题。”刘冰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取带动更多村民通过生态养殖走上致富路。
在“红色”引领下,龙头村除了生态养殖产业,还引进了竹制品加工、家具和客家烫皮制作等产业。同时,乡村环境也由“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民风、乡风展现出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