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丹)“现在我们每台收割机都装了碎草机,收割稻谷和打碎秸秆同时进行,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肥沃土壤,提高粮食产量。”连日来,宁都县30万亩中稻陆续进入成熟期,趁着晴好天气,黄陂镇王布村的村民们正加紧时间收割水稻,看着金灿灿的稻田,种植户邱小平很是高兴。
宁都是农业大县,常用耕地面积达67万亩。以往,农户们一般都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农作物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宁都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导向,通过引导农户参与,采用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措施,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秸秆翻压(深埋)还田、秸秆留高桩还田等还田技术,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率。
走进宁都县湛田乡李家坊村的益菌现代农业食用菌生产基地,一阵阵菇香扑面而来,一层层憨态可掬的食用菌正在悄无声息地生长。“过去大家想尽办法要烧掉的秸秆,如今在我们这儿变身为食用菌‘培养基’,实现了循环利用。”基地创始人李学庭说。
宁都县通过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引导与宣传,积极探索机械还田、沼气制作和企业回收等综合利用形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以用促禁、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让秸秆真正变废为宝,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促进了农业绿色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