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享受稳稳的幸福 ——赣县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见闻 2020年11月15日  谢建平 熊艳

  □谢建平  特约记者  熊艳

  11月13日,记者走进赣县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远远地就听见收音机里传来了《唱脸谱》音乐。中心的一角,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下象棋,很是热闹。

  近年来,赣县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养老工作运行机制,落实惠老助老各项优待政策,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逐渐变成现实。

  在第一养老赣县区护理院,97岁的聂满秀老人在护理员王礼香细心照顾下,很是满足:“多亏了小王,让我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啊!”在王礼香的照料下,聂满秀居住的房间干净整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床头柜上摆放的老人年轻时的照片让房间显得更加温馨。第一养老赣县区护理院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主要接收赣县区辖区内各乡镇失能、失智特困供养对象,为各乡镇敬老院减轻护理压力,也让失能失智老人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目前,已有71位老人入住。

  近年来,为做好中度以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作,赣县区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创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摸索出“1+N”运行模式,即“1个城区福利院+N个乡镇敬老院”整体打包的公建民营模式,实现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良性运作模式。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人的心愿。随着赣县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中心的建立,涉及老人的日常医疗、饮食、家政等切身养老需求也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老黄,下午去养老服务中心的时候,记得带上你的身份证和户口簿,中心工作人员把你的信息登记好了,你也可以像我一样享受到中心提供的智慧养老服务了。”日前,正在自家院子楼下散步的市民魏用生老人给好朋友黄芳明打电话提醒道,“上个月,我免费领了一部带有SOS紧急呼救作用的老年手机。自从在中心登记信息后,他们每个月都会安排各类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很是方便。”

  为满足城区居家老年人日常养老需要,赣县区以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通过“规划新建一批、小区配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等路径,建设了集区级居家和社区养老为一体的服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并结合“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构建了全区养老服务综合性信息平台,为城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据统计,目前该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已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258个,涉及城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0个、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248个,覆盖率达83%,能够有效满足全区老年人日常居家养老生活需要。

  近日,记者来到赣县区田村镇坪内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这里装修一新的服务环境、标准化的桌椅及服务设施让这里的老人过得更加舒畅。“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好好娱乐 好好生活”等红色宣传标语,不断提醒着老人们拥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全镇共有32所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个站点都有居家养老服务站,并配备棋牌室、图书室等娱乐休闲设施,供老年人休闲娱乐。每逢节假日,各服务站还会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尤其会组织各村空巢老人一起参加,让他们老有所乐。”该镇宣传统战委员曾令华介绍道。

  为满足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该区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民房、祠堂等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多举措扩大服务站点覆盖面,发展农村居家养老,并结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施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积极落实惠老助老优待政策,做好城乡空巢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建立城乡空巢老年人台账和探视巡访制度,及时更新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养老服务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涉及面广、服务性强。在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该区养老服务业正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未来将有更多老年人能够得到专业、全面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被照顾得更周到,生活得更方便,享受稳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