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陈俊奇
兴国县是苏区时期模范县,是创造“第一等工作”的地方。兴国县人民法院在深化运用“寻乌经验”中,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推行群众工作法,“送法赶圩”,诉源治理活起来;“法官联村”,司法服务快起来;“与法同行”,乡风民风纯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推动新时代“寻乌经验”创新发展,兴国法院将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瞄准诉讼前端、诉端、全程,推动“模范兴国”再结新果。
前端:“树前调解”与诉前调解统筹发力
“树前调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兴国法院将坚持做好诉源治理与乡村治理结合文章,联村共建“无讼村”,以“兴法铺子”为阵地,打造法院与村社联结的新支点。做好法治与自治结合文章,挖掘红色后代、“五老”人员参与纠纷化解,设立名人调解工作室,开展“树前调解”。试点创建“兴法银行”,吸纳家规家训、协助司法等内容作为积分兑换实物,以此激励乡风文明,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诉前调解,努力多元化解不入诉。兴国法院将常态推进“法院+工会”“法院+综治中心”等“1+N”式诉调对接模式,凝聚“法院+”工作合力。着力加强涉诉纠纷梯次化解,诉非衔接化解,点对点互助解纷,不断拓展建立解纷“菜单库”,为群众提供定制化解纷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在诉讼窗口前化解,最大限度减少诉讼。
诉端:审执公正与审执效率统筹兼顾
公正提质,让百姓在“天平秤”上得公平。兴国法院将做强综合性与专业化互补结构,择优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做精类案同判分析,让专业审判成为撬动案件质量提升的硬杠杆。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架起“带电的高压线”。完善审判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一库二随机三必查”案件质量管控机制,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确保案件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效率提速,让百姓在“兴速办”中得实惠。兴国法院将深化案件精准识别、繁简分流,探索诉讼程序合理简化,按照“四快”+“大速裁”改革路径,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区块划分和功能拓展,实行“快诉答”“快诉调”“快诉立”“快诉送”与“综合审”无缝衔接。同时,配套审判模式要素集成、执行协作强链补网,推进审判执行“兴速办”,确保案件全流程加速办理,胜诉权益快速兑现。
全程:为民办事与营商环境统筹推进
坚持实的标准服务百姓。兴国法院将持续优化司法服务供给,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推进网上立案、线上调解、云上开庭,让群众切实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实行“司法服务好差评”,以民意工单办理为抓手,畅通民意渠道,主动倾听、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优的标准优化环境。兴国法院将创新推进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常态开展法官一对一对接企业,发送法律风险提示,提供“法治体检”。持续夯实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办好基础,为企业提供平稳、有序、便捷的服务,优化办理破产的“法治化、便利化、专业化”程度,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增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老区企业提供比肩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