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22年12月05日  陈上海

  □陈上海

  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的二十大明确把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的历史写入了修改后的党章。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利于提高党史资政育人效能,弘扬百年党史中的精神力量,更好地坚定历史自信,不断汲取历史智慧,砥砺奋斗品格。

  一要持续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回望过往的奋斗史,我们深感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深感只有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思想力量和智慧营养,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好地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启迪人,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从自我革命、创新发展的维度看。我们党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刀刃向内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历史对照中反躬自省、汲取营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从扎根群众、赢得民心的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核心在党,关键在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就是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鼓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巩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二要持续坚持学史明理,夯实思想根基,深刻把握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史明理就要深刻领悟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自己,始终不渝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谱写崭新篇章。要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奋进。旗帜引领前进方向,旗帜凝聚奋斗力量。学习党史不能盲人摸象七拼八凑,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不能闭门造车脱离实际,要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贯通起来,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带入实践学,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要在自我超越中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学史明理最重要的就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要持续坚持学史增信,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脚踏人间正道,何惧世事沧桑。学史增信,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牢记使命宗旨,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提升党性修养,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根植于心、深入灵魂,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要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坚定崇高的信仰信念,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在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要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关系,搞清楚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要筑牢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回望百年历程,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信心都没有动摇过。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要增强精神力量。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理想信念,是精神的脊梁,挺直精神脊梁的人,才能抬望眼,前驱引领。千百年来,中国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家喻户晓。作为共产党员,要有志向、胸襟、抱负,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昭示共产党人的心志操守、端正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用党史之镜看看是否具有坚持真理的定力、是否具有在党为党的自觉、是否具有恪尽职守的担当、是否具有无愧于心的从容。

  四要坚持学史崇德,见贤思齐,塑造高尚的人格形象。崇德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为政者要恪守爱民之德。要坚守“为民情”。学史崇德就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走好群众路线,办好为民之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需要每一位共产党员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为榜样,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心里装着群众,始终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念好“紧箍咒”。要严挺政治规矩、严肃党内生活、严格组织纪律,时刻绷紧“遵章守规”这根弦,不摸红线,不触底线,不踩高压线。树立敬畏意识,涵养规矩意识,增强自律意识,划准“亲清线”,净化“朋友圈”,管好“亲友团”,真正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要安好“当下心”。“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内心清净,才能坚守初心不变、才能强化宗旨担使命、才能心无旁骛干事业,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经得住现实的诱惑、耐得起工作的寂寞、守得住生活的清贫、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激浊扬清,砥砺精彩事业。

  五要持续坚持学史力行,知行合一,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中彰显担当作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在思想上受洗礼,更要在行动上见真章,把学习教育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赣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培养历史思维,增强把握现实开创未来的能力。历史思维是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学习党史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探究历史规律、分析演变机理,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提出因应策略。要不断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增长经世济民的才干,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切实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的精气神,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再出发。解放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武器,更是指导实际工作的有力工具。当前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赣州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解放思想的智慧力量,更加自觉地将解放思想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相融汇。要攻坚克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联系实际、融入实践。要胸怀“国之大者”,以历代积淀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领赓续红色血脉的传承,在“六个江西”“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等工作中勇做冲锋陷阵的“闯将”、攻城拔寨的“尖兵”,积极锤炼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发扬钻研精神,强化求解思维,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作者系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