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庆坤 见习记者刘文烽 通讯员李晓霞 钟娜
“和解案件744件,和解金额7170.33万元。”这是会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和解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效。
会昌法院坚持以执行和解中心为依托,加强审执衔接,做好执行服务向前延伸和审判工作向后延展服务,积极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执调结合,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把老百姓身边的每一件“小案”办好。
“多亏了你们主持调解,让我们的服装店得以继续经营,实在太感谢了!”日前,在会昌县周田镇圩镇经营服装店的朱某夫妇来到会昌县人民法院周田法庭执行事务中心,向周田法庭的法官们连连致谢。
被告朱某夫妇与原告某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经判决,因朱某夫妇在履行期间届满后未主动向原告归还该笔借款本金27743.96元及利息,原告向周田法庭申请强制执行。
受案后,周田法庭法官第一时间与朱某夫妇取得联系,得知其因经营服装店资金暂时短缺,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随后,立即将这一情况及时与原告进行沟通,同时建议双方到执行事务中心进行和解。次日,经过法官的劝导和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案件得以圆满化解,朱某夫妇的服装店也得以继续经营。
“执行和解是执行立案登记后、强制执行实施前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在法理与情理上为有意和解的当事人设置的人性化‘台阶’。”周田法庭负责人说,周田法庭自成立执行事务中心以来,积极运用执行和解机制,成功和解执行案件36件,和解金额达395万元,既保障了当事人的胜诉合法权益,又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冲突。
朱某夫妇与原告达成执行和解,是会昌法院用活新时代“寻乌经验”破解执行难题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会昌法院持续抓好“执行联动、执源治理、执法为民、智慧执行”四大工程,创新“前端控总量—中端提质量—末端去存量”的执行方法,于2022年6月1日成立赣州首家执行和解中心,并在周田、西江法庭设立执行事务中心,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乡村振兴。
走进会昌法院执行和解中心,只见墙上“法为上 理为先 和为贵”9个大字尤为醒目,“什么是执行和解”“和解员的主要职责”“和解流程图”等展示牌依次排开。
“借鉴分调裁机制改革模式,执行和解中心由执行局局长担任中心主任,带领3名法官助理和8名执行干警入驻,专门从事执行和解和快速执行工作,为涉企业、涉民生等类型案件开辟绿色通道。”该院副院长郭云生告诉记者,该中心与县司法局、县综治中心、县总工会等单位建立常态化联调机制,将这些人员纳入为执行和解“智囊团”成员,联动化解执行矛盾纠纷。 同时,通过组建“一个团队”、完善“一套方法”、规范“一组程序”,实现案件分流“精细化”、和执衔接“无缝化”、和解方式“便捷化”,推动“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
“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是和解工作的最高境界。”执行和解中心和解员王洪认为,只有用心执行,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执行和解中心的成立,充分发挥法庭扎根基层、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减轻群众诉累,便利辖区群众。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纠纷,执行和解中心的法官们始终尽心尽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用自己的调解方法让双方当事人从“好好说话”到“敞开心扉”再到“握手言和”。
“和解成功的案件越来越多,标的额越来越大,整个执行和解过程也越来越规范。”郭云生说,会昌县法院将持续做好“寻乌经验”与基层治理的结合文章,奋力建设“风景独好”人民法院,持续唱响执行工作会昌品牌,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