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军(右二)带领科室团队开展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记者张惠婷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工艺品”,而医生就像修复生命的“工匠”。在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执行主任肖军看来,医生和工匠虽然职业不同,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却别无二致。近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好医生一定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要抱着做工艺品的态度来做每一台手术。”
2021年9月,肖军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首批派驻专家,来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从此,他家在广州,心在赣州,为两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奔波奋斗。
“共建以来,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的诊疗水平、手术质量明显提升,团队工作状态、学习能力明显提升。”肖军一路引领并见证了科室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去年,科室手术量同比增长58%。今年以来,科室手术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手术量。”
科室发展蒸蒸日上,与肖军及科室团队身上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这名喜欢戴“大嘴猴”印花帽子的医生,对共建工作怀着满腔的热情。“此次共建,我有三重使命——传授技术,加强管理,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肖军说,唯有潜心练内功,一步一脚印,科室才能固本强基,赢得更多患者信赖。
已成熟的手术,要做成精品;新开展的手术,要力争完美。这是肖军坚持的准则。来南方医院赣州医院不久,他就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上先进、全省首例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以精确到毫米的截骨、严丝合缝的软组织平衡,帮助受关节疼痛困扰10余年的患者重获健康。手术全程无疼痛、零出血。术后2小时,患者便直接从手术室步行走回病房。
这台手术的成功实施,为关节外科手术“精准化”“微创化”“美容化”提供了样板。沿着这个努力方向,科室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前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侧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术等。“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约20厘米,出血量在600至1000毫升。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约6至8厘米,出血量约100毫升。”肖军说,随着微创技术的日益精进,科室成为赣州及周边地区关节外科领域的金字招牌。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东至上海,越来越多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走进科室病区,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几名年轻医生正一丝不苟地查阅患者CT片,对病例展开热烈讨论。针对科室存在的瓶颈,肖军借鉴南方医院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了早交班制度、双主任大查房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教学查房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术前规划制度、术后评估制度等。他手把手教阅片,一对一做指导,有时一查房就是半天。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科室成员进一步转观念、提能力、强作风,尤其是年轻医生快速得到锻炼成长。
一名关节外科医生,需要多年实践才能独当一面。为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肖军多管齐下。以往,关节外科会收治创伤患者,肖军认为术业有专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他坚持只收治关节病患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团队的专业素养。同时,他对科室进行了专业细化的探索,设置了肩、踝、髋、膝4个亚专业,让大家的技术更精确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教学科研方面,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先后安排5名医生到国内大医院进修;邀请南方医院专家与科室进行科研结对,协助制定实验方案、设计课题。
跟随肖军的脚步,记者进入手术区。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几名关节外科的医护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刚开始,我会上台带着大家一起做手术。现在,他们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手术了。”肖军欣慰地说。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理想”股骨和胫骨止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哪怕误差一毫米,都会影响手术效果。肖军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诀窍”,即采用关节镜结合X光透视这一“双监视”法,实现股骨和胫骨止点精准定位,做到等长重建,患者术后恢复快、体验好。
出生在农村,成长在部队,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从医二十余年的肖军,始终秉持医者初心和精诚匠心,与科室成员齐心协力,为老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