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潘萍 通讯员赖梦瑶)“大家来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请两位小朋友上台一起来操作一下。”近日,赣州经开区科协在赣州市牡丹亭路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伴随着一个个科学小实验的演示,学生们切身感受了一波科学的魅力。
赣州经开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举办了“萃智创新未来”创新方法主题讲座,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探究实践。同时,组织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赣州经开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践体验活动,指导学生快速动手搭建、创意智造。
“每当有科普活动时,学生们都很激动。”赣州市第六中学科学老师陈锡明说,“科普进校园活动十分有意义,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还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普、走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让科普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除了科普进校园,学生“走出去”也非常重要。赣州经开区统筹用好社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打造了五彩阳禾综合实践基地、台湾部落民俗文化村等3家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科普教育基地。
“我们还举办了全区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25支参赛队伍,400多名学生参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展示平台。”赣州经开区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系列集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接连上演,激发了赣州经开区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一步,赣州经开区将继续围绕实施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常态化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以更多优质丰富的活动和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升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知识学习能力、科学技能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