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山水画廊 投资福地

赣南日报 2023年11月07日 钟慧燕 谭昕 陈海明

县城鸟瞰图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龙山云雾环绕。

玲珑秀美雅溪围。

第29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全南攀岩小镇举行。

桃江湿地公园风光旖旎。

电子信息产业风生水起。

“非遗”客家擂茶赓续传承。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花棍飞旋舞出客瑶风采。

风力发电美不胜收。

大广高速复线加速融湾。

国家级经开区全南园区筑巢引凤。

品质农业搭乘智慧快车。 本版图片来源:全南县摄影家协会、全南县文化馆

  □特约记者钟慧燕 通讯员谭昕 文

  全南名片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中国天然氧吧

  国家卫生县城

  全国信访“三无”县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激励县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南岭之翼,梅子山下,桃江悠悠,客家情浓。

  ——这里,宛如文化“万花筒”。古老的围屋述说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明朝天后宫见证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花棍舞绽放瑶族文化的新奇瑰丽,各种文化交融、破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客家美德生生不息,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精神特质融入血脉。

  ——这里,好似绿色“聚宝盆”。森林覆盖率83.39%、林地199万亩,素有“中国天然氧吧”美誉,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探明储量的矿产20余种,萤石、稀土、黑钨储量丰富居全市前列。

  ——这里,堪称对接“桥头堡”。是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旅游康养目的地、农副产品直供地、对接合作新高地。

  这就是全南,正以更高水平迎接海内外客属乡亲,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1 魂牵梦绕的客家乡愁

  全南,地处赣之南、粤之边,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从广州出发,沿大广高速一路向北两个半小时,就能遇上这座山水小城,感受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相约全南,领略厚重客家文脉。全南是江西最年轻的县,建县120年,但文脉渊源可追溯2000多年前。春秋马蹄鼎、盛唐布纹罐、北宋皈依壶、蒙元贵族墓、道光观音阁,客家文化有珍贵遗存。唱一阙车马灯,舞一段香火龙,沉浸在历史中,与先民对话、与自己交心。青石小道、宗祠围屋、斗檐翘梁、天井回廊,凝固的建筑,鲜活的历史,客家风情在这里绵延。

  相约全南,品味生态有机食材。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花卉苗木芳香十里,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个。溪流清冽、湖水澄澈,水质常年在∏类以上,高山蔬菜、林下灵芝、富硒大米有机鲜美,黄精茶、擂茶、高山茶清香扑鼻,天然健康食品,打开了“长寿之乡”的基因密码。

  相约全南,旖旎风光梦里老家。处处皆景、步步入画。天龙山、梅子山、阳明山、天排山山色空蒙、云蒸霞蔚;龙兴湖、桃江河、黄田江水光潋滟、风烟俱净。千年雅溪浸润乡愁,芳香小镇四季芬芳,攀岩小镇新晋网红打卡地。漫步乡村,更有美丽田野、梦里老家,袅袅炊烟、稻浪香茶,流淌乡愁、溢满亲切。

  2 活力四射的开放高地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

  客家全南历经几代人的开拓进取,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偏乡僻壤到开放高地的华丽嬗变。

  面对高铁时代,全南跳出围屋,凭借与粤港澳大湾区人缘相亲、地缘相接、产业相融,抢抓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全面加速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重大利好,再次吸引客家人涌入全南投资。

  主动出击,融入一流。全南组建18支招商队伍,分别由县领导带队,今年1至10月,全县共外出招商560次,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47次,各招商责任单位外出招商413次,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198亿元。近两年有1200余批次大湾区客商到全南考察,60家大湾区企业、390亿投资项目在全南落地。

  服务前移,细心周到。该县实行项目“专班”服务,着力破解审批难、用地难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从落地到投产“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一对一”挂点联系、政企圆桌会议等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惠企政策加速兑现,快速兑现227家次企业2919.4201万元。

  办事速度,比肩湾区。该县搭建AI智能审批、远程视频踏勘等平台,设置“全产业一链办”专区,落实“四个一”帮扶机制,超18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最快2小时内办结,300余个高频事项与广东、浙江等11省20个地区“跨省通办”。

  3 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客已千载,其命维新。

  全南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持续用力构建具有全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工业倍增升级,做优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全南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着力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双轮驱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园、龙门工业新区三个产业承接平台,建成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5000亩龙门工业新区拔地而起。抢抓智能装备发展机遇,推动秦锐、全磊精密、台正科技等一批企业“组链成群”,形成产业上下游供需对接、联动发展;重点发展稀土锆铪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业细分领域,形成了以赣锋锂业等大项目为龙头,以瑞隆科技、盛全新能源等企业为主体的新能源电池完整的产业链条。

  聚焦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全南大力发展品质高效农业,加快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兴建12个田头冷库,建成可实现每年24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周转的冷链物流园;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推动有机蔬菜、畜禽养殖、特色水产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生产基地。

  推动旅游消费活力迸发,“引客入全”如火如荼。全南立足生态优势,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全域打造、高端建点、精品连线、一体布面,推动景、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提升雅溪古村、天龙山景区、攀岩小镇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2个省4A级、3个省级3A乡村旅游点,主动融入大湾区旅游合作联盟,持续唱响“绝美全南更胜画”旅游品牌。

  客说全南

  客商:江西秦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功文

  籍贯:九江修水(客家人)

  创业初始地:大湾区

  自4年前进入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全南,短短几年,江西秦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入驻园区标准厂房起步,到2022年购地新建厂房,几乎一年前进一大步,企业发展乘风而上。

  江西秦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功文,是一名客家人,老家在九江修水。早年,他在东莞投资兴业,创办公司。随着融湾步伐的提速,全南把目光投向大湾区,瞄准深圳、东莞等地招引客商,从此与陈功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间拨回到2018年冬季,全南招商小分队成员不畏严寒出门招商,而当时陈功文在江苏出差,就在农历小年回东莞与家人团聚时,招商小分队登门拜访,这股拼劲让他十分感动,对全南刮目相看,也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

  谈起最终落户全南投资兴业,陈功文说是2019年3月的一天,他率公司高管9点从东莞出发,原计划12点赶到全南午餐后参观考察,由于路途中遇到其他事,赶到全南已是下午三点,但招商对接人员一直饿着肚子等他们,这个细节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经过实地考察,陈功文发现全南人务实肯干,营商环境优质高效,政策措施也优惠透明,于是决定落户全南。谈到今后企业发展时,陈功文信心满满地说,公司获得了“潜在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认定,今年订单充足,已安排到了明年的4月。

  客商:禾太电子(江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湖

  籍贯:吉安万安(客家人)

  创业初始地:大湾区

  “我们是一见钟情,两个月后就‘结婚’!一个靠谱的地方和一个靠谱的公司,双方得出了一个靠谱的结果。”这是禾太电子(江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湖对公司年产800万套手机智能及电子产品项目仅用两个月便“火速”落户全南,给出的一段颇具幽默感的总结。

  刘振湖是一个做事干练的客家人,老家在吉安万安,文化底蕴深厚的万安县孕育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年的磨难经历,锻造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诚信、勤劳、智慧的禀赋,成就了一个客家人在异乡打拼事业的辉煌。

  2018年,刘振湖在广东东莞创办宇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公司发展风生水起,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渐渐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崛起的一匹“黑马”。随着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刘振湖看到了重大机遇,思考着企业未来发展路径,一种在外地投资建厂的想法在心里激荡。

  恰在这时,全南招商队与刘振湖如约相遇,双方交谈甚欢,招商队还带来了宣传资料,介绍了全南招商、产业政策。当听到全南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时,刘振湖眼前一亮,心中窃喜,与公司拓展电子产业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次面对面的洽谈成功吸引了刘振湖投资的目光。

  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一半,如何乘势而为、招商落地?2022年3月至4月,全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接连登门走访,让刘振湖感到全南的重视、可靠、务实,令他吃下了“定心丸”。2022年5月,禾太电子(江西)有限公司与全南签约,双方甜甜蜜蜜“联姻”。

  刘振湖说,公司落户全南后,挂点单位全南县财政局忙前忙后,安排专人为他们代办公司注册、营业执照等业务,帮助解决企业管理干部、员工的住宿问题,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执笔:陈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