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君教育小镇,着力打造“教育带动、人才聚集、宜居宜业、产业兴旺”的特色小镇。黄志坤 摄

游客们乘坐游船畅游汉仙岩景区的汉仙湖景点。李建平 摄

近日,会昌县小密乡“小密硒谷”富硒产业园内,稻谷迎风涌动。该县依托丰富的硒土地资源,大力开发富硒产品,打造“赣南富硒品牌”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地”。邹晓波 摄

会昌县是“中国桔柚之乡”,会昌桔柚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图为会昌桔柚丰收采摘忙,农户喜笑颜开。特约记者刘兆春 摄

“会昌独好”杯第十届农歌会火热进行中。2021年,会昌农歌会入选文旅部“百姓大舞台文化品牌活动”。吕春华 摄

会昌县首届农村趣味运动会(村FG),水田拔河乐趣多。邹晓波 摄

会昌县首届农村趣味运动会(村FG)在洞头乡开幕,省级非遗畲族摆字龙精彩上演。特约记者刘兆春 摄

会昌县城全景图。黄志坤 摄

会昌戏剧小镇全景。特约记者刘兆春 摄

著名戏剧家赖声川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资料图片)

会剧场效果图。
□康富海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山,写下了激情澎湃的著名词篇《清平乐·会昌》,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这里有“独好”的红色基因。会昌,两代伟人奠基,革命元勋荟萃。土地革命时期,会昌是中央苏区南大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战斗过,“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的第一场大胜仗——会昌战役在此打响。当年有3.8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7704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如今,毛泽东旧居、中共粤赣省委旧址、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留守中央苏区机关旧址,一处处红色印记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毛泽东在会昌写下《仁风山及其附近》,注重调研、求真务实的作风传承至今;小平同志倡导“共产主义星期六”“一碗清茶话迎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品格激励着会昌人民奋勇前行。
这里有“独好”的人文底蕴。会昌,千年古邑、源远流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羊角水堡,是赣南仅存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军事城堡;三江交汇处,江南宋城墙,有“铜赣州、铁会昌”美誉;龙光宝塔、大成殿、联班第,一座座古建筑,述说着曾经的岁月枯荣和故事悠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镌刻出会昌人勤劳质朴、崇文尚学的优良品格。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亚洲剧场之翘楚”赖声川、和君创始人王明夫等一批当代杰出乡贤。
这里有“独好”的自然风光。会昌,山雄水碧、宜居宜业。境内有319条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80.87%,空气质量常年位居江西省前十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汉仙岩,丹霞胜景、鬼斧神工;国家水利风景区汉仙湖,光影实景演绎《悟道·汉仙岩》,如梦如幻;被誉为“天下第一仙泉”的汉仙温泉,仙汤氤氲、洗涤尘俗。会昌戏剧小镇,“看戏、学戏、演戏、出戏”,戏剧文化、教育、产业与客家生活美景融为一体,引人神往;和君教育小镇,董秘村、基金村、儒商村、耕读村、三度书院,红色山村大学城,“东方小达沃斯”,政商学大伽云集;洞头畲情小镇、风景独好园、小密硒谷、紫云山、雪莲山等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新时代风景独好山水人文旅游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里有“独好”的发展图景。会昌,为赣粤闽“三省通衢”,交通区位日益凸显。济广高速、厦蓉高速穿境而过,瑞梅铁路、济广厦蓉高速联络线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后将融入赣州1小时经济圈,南昌、广州、深圳、厦门、福州3小时经济圈。会昌资源富集,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等30多个品种。氟盐新材料列入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产业链群完整,配套设施齐全,正朝着打造全国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脐橙、桔柚、肉牛等优质农产品规模稳居江西省前列,会昌米粉享誉中外、远销欧美,是中国桔柚之乡、中国米粉之乡。质量强国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国家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县,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地、湾区海西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加速形成。
老区不老,风景独好;未来已来,会昌必昌!会昌正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情壮志,书写新时代“更加郁郁葱葱”的华丽篇章!
会昌戏剧小镇
会昌戏剧小镇项目位于会昌县城西北街,占地面积128亩,总投资近10亿元。该项目以“戏剧”为主题,由会昌县委县政府与“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老师携手合作,围绕“看戏、学戏、演戏、出戏”四类业态导入戏剧产业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国内“唯一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戏剧文化高地,比肩美国俄勒冈、欧洲锡比乌等戏剧艺术世界名镇。同时,融入赣南采茶戏元素,激活客家文化,彰显会昌特色。目前,已建成演出剧场、和声戏剧技术学院、上剧堂、戏剧论坛、戏剧旅拍、大师工作室等主要场馆,并配套商业店铺(餐饮、游、购、娱)、度假酒店等业态。会昌戏剧小镇的目标定位是打造世界级名镇。小镇计划在2024年1月盛大开幕,届时将吸引大批国内外业界名人大咖、戏剧爱好者和游客,成为我省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能够极大地提升全省的对外形象,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