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切嘱托 矢志奋斗前行

赣南日报 2023年11月07日 袁芳

  □袁芳

  万物呼晴,叠翠流金。10月10日至13日,是令江西人民难以忘怀的日子。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先后来到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听取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足迹所至,心系民生;殷殷关怀,暖流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江西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擘画出新目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实践的战略引领和根本遵循,为赣鄱热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发展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勇担当。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看到前进中的短板问题,才能使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发展变化,才能面对纷繁复杂变化的大势把握机遇,不断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勇担当就是要冲破僵化思想观念束缚,摒弃思维惯性路径依赖,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就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积极面对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短期阵痛。

  坚持开拓进取善作为。要始终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找方向、找动力、找位置,坚定自觉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升级思维理念、锤炼过硬本领,树立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不断用炽热的红色、清新的绿色、厚重的古色和耀眼的金色提振精气神。要永葆奋斗的拼劲和韧劲,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和耐心,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担当作为,让实体经济的筋骨更强更壮,科技创新的脊梁更直更硬,绿色生态的成果更实更大,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更宽更广。要以鲜明的实践导向大兴实干之风。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要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坚持扬长补短找差距。要充分发挥江西的区位优势、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多重叠加的战略优势。要补齐经济结构不优、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等短板,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融会贯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研究,真正做到用心领会、用情感悟、用力落实。要善于明辨是非、洞察时势,敢于向任务艰巨、矛盾集中的主战场发起冲锋,主动到“吃劲的岗位”上,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摸爬滚打中砥砺意志、磨练本领、洗礼精神。要正视差距不足、找准发力重点,取真经、悟真道,不断开拓创新之道、激发改革之勇,锚定方向、笃行实干。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

  坚持固本兴新谋发展。要找准定位、整合资源,积极部署未来产业,把江西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出新出彩的胜势,带动经济发展提质加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要以“垒成”的信念和坚定执着的意志力、“择高”的智慧和顺势而为的创造力、“向上”的勇气和刚毅果断的执行力,改变不紧不慢的心态、不慌不忙的行动、不温不火的局面,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要强化系统观念,既善于“弹钢琴”,准确把握主要矛盾、主流趋势,充分考虑各项工作间的关联性、耦合性,整体谋划、协同推进,也善于抓“牛鼻子”,在关键节点上集中发力,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旗帜举得更高;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高治理能力,把队伍建得更强;驰而不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把党徽擦得更亮。

  嘱托犹在耳畔,号角已然吹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和强大动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激发只争朝夕的劲头,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赣州篇章,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愿景图”变成赣州发展的“实景图”。

  (作者系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