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筑垣的马祖岩

赣南日报 2024年02月07日 张嗣介

马祖岩人文公园。记者欧艳芬 摄

  □张嗣介

  山鬼的一堵墙,使马祖愧色离去,但他的名字却因此永远留在了马祖岩。然而宋代以后,山寺的香火却始终少有兴盛。 

  马祖岩,坐落在赣州城东郊的贡水之旁。据明嘉靖《赣州府志》记载:“旧传马祖欲栖此岩,一夕山鬼忽为筑垣。马祖曰:学道不至,乃为邪鬼所测,此非吾居也,乃居龚公山。”说的是唐代马祖看中了这块宝地,想驻锡开山。山鬼窥视了马祖的想法,不知是过于热情要给马祖来一个惊喜,还是不欢迎马祖驻锡,有意炫耀魔力,竟连夜为马祖筑起了庙墙。马祖早晨起来忽见寺墙大吃一惊,此处山鬼竟能窥测到自己的心思,便不愿来这里驻锡,就跑到一百多里以外的赣县龚公山去了,马祖岩,也因此得名。 

  宋代,马祖岩顶建有寺庙,已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了,特别是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来马祖岩登高之人更是络绎不绝。登上山顶佛日峰,俯瞰赣州城,观贡江如练,清波粼粼,清代诗人朱从延就曾对马祖岩秀美的风景诗赞:“参差如鳞排瓦屋,郁葱林隙炊烟消。”当时的马祖岩还建有尘外、云端、驹岩、一憩、吸江5座山亭供游人休息和观赏景致。北宋苏东坡过赣时,曾登马祖岩游尘外亭,神怡之余留有诗赞: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府,也曾游马祖岩,对马祖岩、寺庙、尘外亭、云端亭、吸江亭吟留数诗,其中有赞: 

  曾将飞锡破苔痕,一片云根锁洞门。 

  山外人家山下路,石头心事付无言。 

  诗马祖岩寺: 

  秋风吹日上禅关,路入松花第一弯。 

  只愿四时烟露少,满城楼阁见青山。 

  南宋末年,马祖岩日趋冷落,明代万历初,僧人悟学与其徒本慧在佛日峰重建马祖岩寺,清代后期马祖岩游人减少,香火更为冷清,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仅存一座破寺。1935年,马祖岩僧人持芳主持赣州寿量寺的维修工程,他利用寿量寺维修工程结束后剩余的资金,对马祖岩寺进行了维修。维修后的马祖岩寺有前后两栋,中间为院落,两侧以廊相连。寺庙修好后不久,持芳圆寂。寺内仅剩其弟子戒詈,由于香火冷清,寺庙狭窄又无寺田,连生活用水也只能靠山顶的一眼小井,以致度日艰难。 

  1953年戒詈圆寂,和尚昌富接替。不年,昌富还俗。马祖岩寺被拆除,自此延续八百年的寺庙消失于世,唯一留下来的是一眼水井和洞穴上方的4方古代题刻。 

  据文献记载,马祖岩曾有古代题刻8品,其中宋代5品,元、明、清题刻3品。岁月沧桑,现存题刻仅剩4品,它们是: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题刻: 

  至正壬辰重九日,监郡尚书全静斋□集于吸江亭。时省属钟天泽、王至刚,掾史胡宗忠、李希颜、宪史全仲达,前监郡一轩,郡幕长杨子文,府史邹幼孺,文学曾芘、萧彝、范诚陪燕。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题刻: 

  春日陪太守□城汪公道亨,观察四明丁继嗣,参戎欧公阳寨游马祖岩。 

  曹溪一派盈东土,衡岳传心有让师。 

  足下马驹原佛谶,岩前龙象起人思。 

  锡飞到处成兰若,镜自何年破辟支。 

  此日摩崖留姓字,三生应有再来时。 

  大明万历辛丑孟春岭北兵巡道江西按察司副使衡阳伍让书。 

  还有一品清康熙年题刻现已模糊,另一品更是漫漶不清。1990年,马祖岩开辟为森林公园,山上遍植树木。后来,又在马祖岩种植果树,山顶兴建宝兴寺塑造佛像。到如今,马祖岩已被打造成人文公园,既是休闲旅游胜地又是市民运动健身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