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祠堂文化引游人

赣南日报 2025年02月22日

  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近日,记者走访赣州各地发现,不少祠堂完善功能,打造成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散发出新的时代魅力,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走进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一栋栋富有客家文化色彩的祠堂映入眼帘。在由曾氏宗祠改建成的“乡村大学”内,游客们或驻足观看客家民俗活动照片,或与传统客家农具合影。小源村党支部书记曾峰泉说:“村里有20多座宗族祠堂,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年政府对祠堂进行修缮保护利用,老祠堂不仅修旧如旧,还被赋予教育教化、矛盾调解、村史展示等功能。”

  在赣县区白鹭乡白鹭村,由老祠堂改造而成的白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改造现有的祠堂,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留住了乡愁,又融入了现代文明。”该乡党委副书记谢云龙告诉记者,白鹭乡逐步让一座座古韵浓郁的祠堂变身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东河戏传承基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祠堂优秀传统文化、客家精神有机结合,让游客切身体验白鹭传承千年的客家文化和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