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加强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管理

赣南日报 2025年10月14日

  本报讯 (肖秀节 黄伟斌)大塘埠镇星金村的便民桥,让45户村民告别绕路蹚水的历史;小河镇旗塘村500亩农田灌溉难题的解决,让81位农户的稻子喝上“放心水”……在信丰县的乡间田野,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源于信丰县在乡村全面振兴资金监管领域的创新探索。

  信丰县通过构建“排查—整改—治理”全链条管理模式,不仅整治了一批顽瘴痼疾、收回了一批违规资金、盘活了一批闲置资产,还完善了一批长效机制、办理了一批民生实事,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经验。

  建立部门、乡镇、村三级联动排查机制,实现资金监管全域覆盖、无死角。县财政、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县级联合工作专班,逐项核查审批流程;乡镇开展地毯式梳理,确保资金流向清晰。工作专班划分4个片区指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现场。截至今年8月底,共收集问题453个,完成整改265个。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业领域,信丰县聘请5名市级专家,联合县级技术人员组成“智囊团”,对2017年以来36.16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展全过程“体检”。审计方面,聘用2家全省前列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乡镇重点项目开展专项审计,发现并指出问题196个,为整改提供精准靶向。

  创新推行“117整改工作法”,即当天发现问题、当天交办督办、一周后上报整改进展。以铁石口镇长远村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曾因经营不善导致闲置,经会商研判,县里引入新经营主体,不仅解决了闲置问题,还连带盘活了镇上6处闲置资产,助力村集体年增收6.2万元。

  同时,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推动构建职责清晰、协同推进的资金监管体系。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打造专业化资金管理队伍。在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出台多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责任方案,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

  “以前最愁的就是灌溉,看着田干着急。现在渠道修到了田头,水哗哗流进来,心里踏实多了!”小河镇旗塘村农户陈大姐站在修葺一新的水渠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西牛镇曾屋村,120余亩高标准农田在专项整治行动中通过补建机耕道、下田涵管、下田板、现浇沟渠等工程设施,建成路通水通良田。信丰县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将资金监管与民生实事紧密结合。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民生实事63件,投入资金超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