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缘缘 通讯员祝福 赖冰
夕阳映照下,于都县小溪乡的脐橙果园泛起金色光泽。26岁的曾家祥举着手机,在镜头前熟练地展示刚采摘的赣南早脐橙:“家人们看,这果形饱满,汁水充足……”短短两小时,他的直播间便成交120多单。而四年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年轻主播,还是一名不善言辞的返乡大学生。
曾家祥的蜕变,源于一场电商培训。2021年,从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却发现优质的富硒脐橙因销售渠道单一,难以打开市场。“看着父母辛苦种出的果子卖不上价,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22年。于都县组织电商技能专题培训,为期8天的课程聚焦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等实用技能,采用“白天学理论+晚上练实操”的模式。曾家祥记得,培训老师手把手指导布景、设计开场白,甚至细致到镜头前的表情管理。结业后,他在当地政府扶持下组建起3人直播团队,不仅为自家脐橙打开销路,还帮助周边20户农户代销农产品,使他们的平均收入提升10%。
曾家祥的故事,是于都县人才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为吸引更多年轻人留乡建设,该县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引育体系: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让学子深入田间设计农产品包装;建成5900套人才住房,解决4430名人才安居之忧;出台“人才政策清单”与“人才分类目录”,为各类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
在潭头村富硒蔬菜产业园,“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汇聚了大量技术人才;宽田乡的退休农业专家曾纪宇定期为20余个村的致富带头人授课;非遗传承基地里,唢呐“公婆吹”传承人谢海明正向年轻学子悉心传艺……这些鲜活实践,共同勾勒出于都乡村振兴的人才图谱。
数据显示,于都县已培育本土实用人才1400余名,带动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在2021年至2024年间实现年均增长53.8%。“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小溪乡组织委员陈健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电商人才培养,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暮色渐沉,曾家祥收拾设备,准备次日前往邻村指导农户直播。这个年轻的身影,正成为于都乡村全面振兴路上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