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如您所见,送到您手中的这份报纸呈现出崭新的容颜。是的,《赣南日报》又一次全新改版了。愿我们的这份努力和用心,伴随着2023年第一缕朝阳,温暖您的心田。
常改常新,唯变不变。为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闻思想在新闻舆论阵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赣南日报》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开启了新一轮改版。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体现得更加充分、更加生动,努力办一份让党和群众都满意的报纸。
为此,我们将顺应新闻传播方式新变化、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读者阅读体验新需求,更好地做到“心中有党性,眼中有百姓”,把笔端和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把版面和栏目更多地留给群众,力求内容更接地气、形式更为新颖、表达更加活泼。我们将进一步走深走实群众路线,做到“与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突出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温度、鲜活度上多下功夫,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聚焦群众的生产生活、百姓的急难愁盼、身边的发展变化,把群众的火热实践、创新创造、关注关切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将在抓好新闻资讯服务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和副刊作品等的引导作用;将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常态化开展好建设性舆论监督,鞭策落后、激浊扬清,助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等;将在确保精准表达的同时,用好群众语言,讲活赣州故事,增强新闻叙事的亲和力、感染力。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开门办报,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用好社会资源力量,不断壮大作者队伍;进一步强化地方原创新闻报道,增加地方新闻和服务资讯的比重与容量,彰显地方党报的地方特色;进一步围绕中心大局、当前热点、民生关切,加强话题设置,突出组版思想,力求每个版面都有各自的 中心话题;进一步明晰版面定位,细分读者群,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有用性,并根据中心工作需要、读者阅读需求和实际报道效果,动态调整版面和栏目设置;进一步顺应广大读者的读图新需求,力求图文并重,活用版面语言。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不断强化报纸“融”的特征。一方面,深化报端、报网、报屏、报微融合,丰富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手段,通过二维码链接,让读者的阅读从“纸间”延伸到“指尖”,实现从纸上平面阅读到网上立体浏览的同步交互;另一方面,着力加强“新闻融湾”,聚焦赣州融湾行动与成效,关注湾区媒体发布的与赣州关联度高的重要资讯,为赣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迈开新一轮改版脚步的赣南日报社,将践行“四力”要求,加强内容建设,创新表达形式,强化编读互动,改善读者体验,做强主流舆论,为奋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和强大精神动力。
本报编辑部
202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