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诗词中的“酒”

赣南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刘喻福

  □赣州中学高一(2)班 刘喻福

  酒从被酿造出来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载体。我爱读古诗词,尤其对诗词中的“酒”感兴趣。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诗仙李白也是一名酒仙,他的诗,常常肆意抒发对酒的热爱,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好酒的秉性。且看,无数的诗词中刻录了形形色色的“酒”,咏唱千百年,或浅酌或豪饮,或闲坐山中,独品一酒,闲情雅致,便是人生好景,或颠倒痴狂,对酒当歌,叹人生几何。

  诗词中的“酒”是不羁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是曹植的放荡,而李白,不仅将其继承过来,还将其推到了更高的境界:“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慕名利,及时行乐,这就是“酒”的不羁。唐寅也达到了这个境界,“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唯有携一壶美酒,纵情山水之间,方得人生之乐。

  诗词中的“酒”是寂寞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饮酒,却无亲友在旁,只有月、影聊解孤独。连李白也在这孤苦中沉沦,只有“举杯消愁愁更愁”。而白玉蟾作为一代道宗,却也不能免俗:“吊影自怜孤,消愁得酒壶。”由此可见,人生可得一知己相伴,是何等乐事!

  诗词中的“酒”是欣喜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孟浩然的故人相聚之喜。“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这是杜甫的老友重逢之喜。“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这是欧阳修的醉情山水之喜。“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这是李清照的细赏梅花之喜。“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这是《鹿鸣》中的宾主尽欢之喜。

  诗词中的“酒”是悲壮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千里疆场上饮酒高歌,这是王翰的悲凉与轻狂。“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是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辛弃疾在借酒消愁,“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他将国家兴亡、民族忧虑寄托于酒,只有在酒中,才能看到当年那个在沙场点兵、弓如霹雳弦惊的自己。

  ……

  酒的烙印已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诗词中的酒不仅仅是“酒”,更包含了民族品格。诗中有酒,酒中作诗,或悲或喜,都已了然。将酒溶于诗,将情溶于酒,古诗词中的酒,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