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内,医护人员正在抢救病人。
□罗金炫 文/图
“现在是老百姓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1月1日新年第一天,赣州市政协副主席、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党委书记刘春文,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戴辉在元旦走访慰问医务工作人员时说,该院要发挥医疗主战场的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入院。元旦假期三天,该院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休假,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临床勇冲锋
2022年12月31日,元旦假期第一天,是该院北院区增设新冠感染病区的第二天。登记患者信息、测量血压血氧浓度、打针发药……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乐永宏带领医护人员一早到岗,晚上12点还在病区。值班医师蔡婷婷的老父亲因新冠病毒感染在自己科室住院,她一直忙着接收病人,没有时间过去看望。因为工作太忙,病区大多数医护人员连午饭都没有时间吃,打好的午饭只能一直放着,最后和晚饭合并一餐吃。
急诊科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第一站,急诊人是冲锋在最前线的战士。元旦期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处于高负荷状态,每日就诊总人数在300至400人、接诊120送来40至50人、紧急气管插管20人左右。该科护士赖化莲因为二次发热又出现了肺炎,不得已在自己科室办理了住院,但是她在经过短暂治疗后立即出院,全身心投入了工作。“如果我退缩了,这么多患者怎么办?”1月2日下午2点,一直在持续不停抢救患者的护士赖美霖,晕倒在给患者做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清醒后拒绝了护士长让她回家休息的要求,稍作休息便又回到岗位上。
医技作支撑
肺部CT是筛查和诊断“白肺”的重要手段与必检项目,元旦假期医学影像科每天的检查人数在1250人左右,南院发热门诊所有的机器24小时开放,检查做不停。梁景红和文兴林看到元旦排班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主动找主任彭吉东要求加上去。蔡召辉是一名阅片写报告的医生,爱人同样在医院上班,虽然家中有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但是他和大家同进退,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点。
检验科要以最快的速度为前方提供准确的数据,元旦假期三天精准完成了1433项微生物检测。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要绝对保证住院病人药品配置的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为了保证全院用药安全,科室把配药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工作人员在配药间从早上6时一直工作到上午9时,期间不能出来喝水、进食,许小连因为低血糖,晕倒在了岗位上。
后勤有保障
医务部是全院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大管家,承担着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职责,在号召医务人员战斗、统筹调度医疗资源中发挥着中坚作用。为最大限度保障院区医疗质量安全,元旦假期三天,在医务部主任吴海武的带领下,全科人员深入各个临床医技科室,协调解决难点堵点,电话从早响到晚,不分昼夜工作,报送各类数据,协调医务人员、床位等医疗资源,保障全院医疗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随着发热重症病人的不断增加,紧急调配呼吸机、紧急抢修呼吸机已成医疗设备科工作常态。为了满足临床科室救治需求,该科的8名工程师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跨年之夜”,1月1日凌晨,他们响应科室号召,连夜赶到医院加班,通宵工作到早上6点,一直在安装调试新的呼吸机。当日晚上6点,下了班的王凌为了解决呼吸机使用紧张的问题,先后前往市区和赣县区的各个医疗机构,询问是否有空闲的呼吸机可以借用,来回奔波到当晚11点。
1月2日,赣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听党指挥的“先锋队”、战疫一线的“排头兵”、群众健康的“守护神”,全院上下齐心协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筑起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