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民工安“薪”回家?

劳动部门:持续加强执法力度 法律人士:收集保留证据很要紧
赣南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蔡文杰 彭婧 刘思妤

新华社 发 王鹏 作

  □见习记者蔡文杰 彭婧 实习生刘思妤

  “工地上的事半年前就做完了,可老板一直拖欠工资不发。马上要过年了,钱没要到家难回。”连日来,赣南日报社民生热线8333666和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赣南日报社问政赣州平台)接到多名农民工的讨薪求助。

  求助

  年关将近,

  无“薪”回家

  “之前我在赣州某职校小区负责安装钉线槽,当时只是和工头加了微信,没签劳动合同。现在工程完工半年多了,1900多元的工钱还没要到。我三番五次联系工头,他都敷衍说会给,后来连电话都打不通了。”在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赣南日报社问政赣州平台)发帖求助的邱先生告诉记者,他连工头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以至于拿不到工资。

  “开工时对方承诺小区验收后就结工资,小区早就验收了,现在业主都入住了,我还有7900元的尾款没收到。”在赣州星州润达城小区从事玻璃安装工作的邹先生说,他于今年3月至6月带着多名工友一起做工,由于上面老板拖欠工程款,导致他没钱支付其他工友的工资,两头受气。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讨薪困难的农民工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由于工程被层层转包,一环出问题,多方受影响,从而造成农民工薪资无法按时结算。而且这些讨薪的农民工大多由熟人介绍做工,一旦被欠薪,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担心以后找不到事做,只能自认倒霉。

  经统计,2022年1月至今,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赣南日报社问政赣州平台)受理反映拖欠工资的帖文880件,共帮助649人索回工资659.76万元。平台依托“热线+互联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虽然帮助了不少农民工要回了欠薪,但少数求助人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薪资难以追回。

  调查

  讨薪之路,难在哪里?

  针对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赣州市劳动监察局综合科工作人员。对方告诉记者,在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执法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劳资纠纷分歧大、难化解。讨薪双方在用人、出工时法律意识淡薄,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又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导致劳资双方各执一词,他们也只能从中调解,尽力为讨薪者挽回损失。

  记者采访得知,前不久,赣州市劳动监察局召开了相关会议,会议提出将从“全面摸排欠薪风险隐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大欠薪案件化解力度”三个方面继续加强执法力度,切实做好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同时也希望广大务工人员在工作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一旦遇到欠薪情况,要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向工作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求助。若务工人员遇到欠薪问题,可以微信搜索添加18162186423(赣州市劳资调解平台),在线实时反应诉求、提交材料,完成举报投诉。

  据了解,赣州市2022年共接待处理劳资纠纷问题2273件,帮助13391人追回工资等待遇2.178亿元,其中立案处理116件,帮助1077人追回工资1428.07万元。

  支招

  遭遇欠薪,依法求助

  当农民工遭遇欠薪时,如何依法求助,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赣州市政协委员、法律人士吴智尧。他表示,农民工讨薪的金额普遍不高,走法律程序讨薪虽然执行力最强,但是整个讨薪过程成本颇高又耗时耗力。吴智尧说,希望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若发现对方不能按时发放工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尽早止损。

  对于农民工讨薪过程中未签订劳动合同这一难题,记者采访了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黄睿。他告诉记者,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都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就算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工资发放、聊天记录、打卡记录等证据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黄睿表示,为了避免讨薪纠纷的发生,他建议劳动者要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明确拒绝后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

  “如果遭遇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问题,讨薪者可及时拨打12345转接法律援助专席,或拨打12333劳动监察局热线寻求帮助。”黄睿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