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艳 通讯员王冬英 余承鸿)近日,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学校附近高陂河溯流而上,到该区乡村振兴示范点迳背村米花谷旅游景区,考察沿途的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水文及人类开发活动等情况,并利用树叶和岩石,制作标本和微景观,形成研学报告。“来到户外,看到实物实景,很多疑惑就会豁然开朗,种蘑菇、做标本也很有趣,我非常期待下次活动。”该校八(1)班的刘赐文同学兴奋地说。
这是该校组织的第二届校园研学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届活动分动物组、标本组、微生物组、植被组、模型组和野外考察组,分别由负责不同项目的老师组织开展,大家分工协作,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及周边地区开展考察。微生物组采购了60个菌包,在各班开展蘑菇培育;孵化组让学生亲历孵化、破壳、饲养、照料、安置等过程,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学会关怀、懂得感恩、尊重生命;植被组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制作简单的温室大棚、立体农业、无土栽培、滴灌喷灌等设备,借此体验现代化新型农业种植。据悉,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潭东中学以游、学、思、悟相互促进的理念为指引,不断拓展教育的边界,拓宽学科融合的路径,引领孩子走出教室,深入乡村田野,带领学生领悟学习之美、自然之美、家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