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要如何避免职业病 2022年03月11日  宗和

  所谓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腔疾病、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传染病、肿瘤、其他职业病10类132种。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才会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矽肺病人,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比如气短。

  引起尘肺病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是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矽尘)、煤尘、石棉、水泥、电焊烟尘、滑石、云母、铸造粉尘等,还有就是有机粉尘。接尘工种主要涉及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或维修业、建材行业、公路、铁路、水利建设等行业。

  预防尘肺病的主要途径是防尘降尘,具体措施包括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湿式作业;密闭产尘管线或场所;抽风、除尘;佩戴安全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面罩等;对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有机溶剂中毒占据了职业中毒病例的65%以上。有机溶剂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化学合成、各类工业(溶剂、萃取剂)、制鞋箱包(黏合剂)、纺织、石油、电子、清洁、装修装饰(油漆)等。预防措施包括改革工艺、无毒替代,密闭隔离产毒管线或场所,佩戴安全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面罩等。

  此外,涉及蓄电池、有色金属冶炼业、设备制造等行业的重金属中毒,涉及炼焦、炼钢、金属提炼等行业的一氧化碳中毒,接触农药造成的中毒等职业病,同样应引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重视。

  (宗和)

  下期刊登预告:

  《健康教育》将在3月18日7版,刊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第25条解读“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