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富余妇女劳动力在参加技能培训。

工人在兴国经开区的威保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赶制订单。

求职者在兴国县园区零工市场求职应聘。
□记者余书福 特约记者陈鹏 通讯员李玲 文/图
“登录兴国数字人力共享中心APP,点击进入‘零工市场’,页面就会出现用工主体发布的招聘信息,有护工、月嫂、收银员、家政保洁员、水电工等各种岗位可供选择。只要愿意干,不怕没事做。”“以前招零工大多靠发传单、贴广告、发朋友圈等,现在只要在‘零工市场’发布用工信息,就能轻松搞定,实现了企业招工与求职者供需衔接的精准匹配。”……这是近日记者在兴国县蹲点采访时,听到用工主体和求职者对“数字人力+零工市场”用工服务新模式的称赞。
1 深入一线调研找短板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2022年7月,兴国县投资1500万元打造了我省首个县级“招稳引育留”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平台。该平台运营上线后,人才共享模式让求职者和企业实现了“双向奔赴”,好评如潮。
“不瞒你说,称赞背后也有‘怨言’。”10月24日,面对记者到访,兴国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平平主动“揭短”。
刘平平说,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平台上线后,他随兴国县就业中心、县政协人资委、数字人力共享中心等部门组成调研团,以“如何利用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平台,更好地实现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对接”为主题,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展开调研。
“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平台确实不错,但对我们个体户来说,平台功能存在短板,希望做好延伸服务。”“你们平台服务功能不完善,对一些低学历、缺技术、年龄大的灵活求职者帮助不大。”……刘平平坦言,梳理走访调研反馈的信息后发现,在零散劳动求职者和灵活用工主体的眼中,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平台就像“镜中月”“水中花”,他们的诉求未得到有效解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打通零散劳动求职者和灵活用工主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壁垒,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就地就近就业的暖心服务,今年9月上旬,经整合兴国数字人力共享中心云平台资源,该县“线上零工市场”“线下零工服务驿站”应运而生,通过线上数字赋能、线下专业运营同步发力,“用工需求满天飞、群众就业无门路”等招工找工难题迎刃而解。民呼我为,接诉即办,调研团成员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办事效率取信于民。
2 就业选择更加多元
截至目前,兴国已建成县乡村三级一体的“零工服务驿站”31个,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场,零工市场小程序入驻雇主110余家,提供零工就业岗位1300余个,服务求职者3000余人次。
刘平平说,零工市场模块的上线,切实打通了企业招工与灵活就业人员之间供需衔接“最后一公里”,现已成为用工主体招工和求职者就业最活跃的平台,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商户的招聘成本,也让求职者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集中化。
10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该县埠头乡“零工服务驿站”,看到多名阿姨、大叔前来求职。一名驿站工作人员引导他们登记完信息后,随即点击放置在驿站大厅内的就业通一体机,云端内的零工岗位信息及政策资讯一目了然,不到半个小时,6名前来求职的村民均找到了合适的零工。
“这么多工种可选,有的工资还是按日结算,做事的地方离家近,又不影响我接送孙子上下学和买菜做饭,真是太好了!”家住埠头乡廖溪村的陈女士连连称赞。
埠头乡党委书记王亚男告诉记者,为解决企业招工和农村劳动力求职间的“信息差”,他们探索建立了“就创帮扶+助企稳岗+劳动维权+社会保障+暖心服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的“零工驿站”,实现群众求职招聘有平台、信息对接有服务、管理规范有秩序,极大提升了求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现在在兴国县城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做档案整理工作,离家不远,工资是按件计酬,上班很自由,既能接送小孩读书,又能照顾老人。”谈及目前的工作和生活,9月初刚从广州回到兴国的廖慧很满意。
廖慧告诉记者,在她为求职迷茫焦虑时,社区干部上门协助她下载了兴国县数字人力共享中心“暖心就业·职在兴国”小程序,登录“零工市场”模块,结合自身实际递交个人简历,很快就被县城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招录,实现了在线报名、远程面试、报到入职全流程“云上服务”。
家住该县古龙岗镇的李超远说,自从有了“云”上求职平台,他每天都会点击手机“零工市场”,关注各用工主体发布的招工信息,这样可以“货比三家”。因为是灵活就业,当刷到有心仪的工种时,立即可以“抢单”,由以前的“盲目找”转变到现在的“精准选”。
3 “即时快招”让企业暖心
“零工平台系统”和“零工服务驿站”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为零工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了快速求职登记和招工信息发布服务,保证了零工岗位信息线上和线下同步采集、动态更新、高效匹配,有效地解决了“干活找不到人”和“人找不到活干”的难题。
10月25日下午,记者走进该县高兴镇文溪村锦明制衣厂车间,“哒哒哒”的电动缝纫机声此起彼伏,2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
该制衣厂负责人刘尚军告诉记者,仅文溪村就有十几家私人制衣厂,生产淡季时只需八九名工人,当遇到赶订单出货时,可能就要二三十个工人,甚至更多。以前急需招工时,都是采用上街张贴广告、熟人帮忙介绍或发朋友圈求助等方式,很难招到人。正因如此,有时遇到大客户都不敢接单,生怕无法按时交货。现在有了“零工平台系统”和“零工服务驿站”,只要把招工信息发送到平台上,工人很快就能招满。此外,本地各制衣厂也可信息互通、互享,谁家制衣厂要赶订单,他们之间也可调配工人协助完成。
“零工平台系统”和“零工服务站”打通了企业招工与灵活就业人员之间的供需衔接,已成为用工主体和求职者夸赞的“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公益性就业平台。
■记者手记
兴国两天的蹲点采访,让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兴国县“线上零工市场”“线下零工服务驿站”的推出,季节性、临时性、零散性订单的出现,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零工岗位,打通了企业、驿站、劳动力三方互通渠道,满足了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及劳动力就业需要。过去,企业招零工更多靠张贴用工广告、熟人推荐等方式,信息不畅,供需两端难以精准对接。如今,兴国县借助数字人才共享中心平台,集合甄别信息,实时对外发布,打破了信息壁垒,零工求职者实现了从“盲目找活”到“精准选活”的转变,零工就业更加高效,系统解决了“群众就业、人才创业、企业用工”的多重结构性难题,使零工就业信息由“散”到“聚”、零工权益保障由“难”到“易”、零工就业由“远”到“近”,促进了招工、就业双向平稳、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