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在深学细悟中打牢思想基础,在锤炼党性中严守纪律砥砺作风,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大胆干事创业,以优良作风创造新伟业。
在深学细悟中打牢思想基础。只有深学细悟,才能知敬畏,才能在思想上划出红线,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自觉、成为习惯。要原原本本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条一条学、逐字逐句读、一点一点悟。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准确掌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等方面打头阵、立标杆。要结合实际学。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进行自我检查、反省、剖析,看是否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履行了党员的义务,看是否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持之以恒学。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做到一丝不放松、一刻不停顿,真正化风成俗。在不断学习中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在锤炼党性中严守纪律砥砺作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要坚定理想信念。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牢记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杨善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他六十年如一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杨善洲退休后,仍然践行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一头扎进大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了绿洲,且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交给国家。迈上新征程,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忠诚于党,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正确方向,站稳人民立场,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做党性坚强的忠诚践行者。要增强纪律意识。自觉用中央八项规定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将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争做严明纪律的作风引领者。要传承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自觉做优良作风的传承者,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大胆干事创业。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党的二大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赣州考察时说:“中央苏区党群干群关系真是好,军民真是一家亲”。革命年代,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强力反腐,纠“四风”树新风,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继续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做到心中有群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多和群众聊聊家常,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回潮复燃,防止脱离群众。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着力纠治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思想。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本领,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必须勇于担当实干。立足自身职责,坚持干字当头,敢于同“四风”问题作斗争,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单位:章贡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