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艳 通讯员肖光财 宋建才)“经乡纪委调查,群众反映乡农机站干部不作为,导致其申报的购买农机补助一直未到账问题不属实,今天予以公开澄清……”近日,会昌县富城乡纪委工作人员在该乡大洞村村委会召开澄清正名大会,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该乡农机站干部宋某某澄清事实,同时也对到会的部分群众代表如何依法依规行使检举控告监督权利进行了政策宣传。此举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态度。
今年4月,富城乡纪委收到了一起大洞村一名群众反映的乡农机站干部不作为,导致其申报的购买农机补助一直未到账的举报。“补助资金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当前粮食生产重要工作,如果反映属实,将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接到举报后,乡纪委迅速组建调查专班,认真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
调查人员经过详细查阅申报补助台账、进村实地走访干部群众、召集相关人员谈话,最终发现群众举报反映“干部不作为”的问题不属实,农机站干部帮助申报的补助资金已全部打入其一卡通账户。事实查清后,为消除负面影响,乡纪委第一时间在大洞村召开澄清正名会,通过面对面、零距离公开反馈,既公正客观地向村民公开调查情况,又为被举报人澄清正名,消除了干群误解。
富城乡纪委深入分析出现的原因,根源在于信息反馈不及时、干群之间沟通不畅。未来,富城乡纪委将严格按照要求对乡、村两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与公开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决策公开透明、群众知晓,在充分发挥近距离监督优势,持续优化基层干部作风的同时,着力密切干群联系,优化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