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南 融湾路上阔步行

县城鸟瞰。
国家级经开区全南园区“筑巢引凤”。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绿海明珠”小叶岽,风力发电风光好。
金色田园“丰”景独好。
政务服务“全速办”。
“夜经济”绽放城市新活力。
新材料产业崛起中奋勇争先。
“高山有机”蔬菜成为大湾区商超的“常客”。
飞“岩”走壁间乐享“岩壁芭蕾”。

  □全宣 文/图

  一年365天,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然而,发生在全南163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深刻变化,却足以为时间的价值找到生动注脚。

  2021年8月,全南县领导班子顺利换届,就此开启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新征程。一年来,全南县新一届领导班子锚定“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着力打造“四地”,加快建设“四区”,奋力争当全市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前哨尖兵,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奋勇前行。

  时针滴答轮转,镌刻着全南人的奋进脚步、辛勤汗水,转化为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一个个指标赶超进位,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列全市第2、第7、第11和全省第12、第48、第16位。

  1 一个百亿产业的崛起

  一颗矿石原料从被挖掘、运输到千锤百炼下成为超低温磷酸铁锂电池,要走多少路?一个百亿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要付出多少汗水?翻开全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篇章,这里的每一页都在说话。

  工业发展是全南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争当对接大湾区前哨尖兵的重要“砝码”。为了守好这个“本”,全南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发展从“单脚跳”到“两条腿走路”,推动工业倍增升级蹄疾步稳。一方面扩增量,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推动晶环科技、松岩冶金迈向高端,引进更多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配套企业、终端产品企业;另一方面优存量,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扶持壮大络鑫电子、佳信捷5G等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和补链延链强链行动。

  仅仅一年时间,全南工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变化。

  今年初,总投资20亿元的盛全新能源成功完成超低温磷酸铁锂电池测试,在零下45℃极端环境下放电量仍可达90%以上,并大规模投入市场运用,让企业成为全球行业内少数几家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供应商之一。目前,该企业已先后实现了从普通电池、聚合物动力电池到超低温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三连跳”。

  松岩冶金与瑞隆科技、新资源成为首批新材料产业培育的“领跑者”,上半年,松岩冶金订单暴增,利润净增逾10倍;引进盛和资源、国威锆铪等“5020”项目,推进晶环科技延伸锆铪产业链条;加快建设赣锋锂业、瑞隆二期、盛全二期项目。与此同时,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加快推进,占地5000亩的龙门工业新区将成为该产业的“暖巢”。

  新崛起的新材料产业已然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一年来,该县引进新材料项目9个,总投资达94.8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44.6亿元、43.1亿元,同比增长24.5%和20%。其中,新材料产业营收增长65.7%,占规上工业主营收入的52.9%,支撑起工业经济发展的“半边天”。

  2 一棵高山蔬菜的进化

  艳阳高照,全南雅溪自然之星蔬菜基地生机盎然:韭菜、空心菜、青椒等有机蔬菜长势喜人。一把把嫩绿的新鲜蔬菜,经过挑选、分级、清理后被装入透明包装袋里,搭乘冷链车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出现在山姆、盒马、天虹等各大商超,价格是普通蔬菜的5至8倍。

  如何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直供地?全南精心种好“这棵菜”。作为国家级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全南有着独特的山区小气候,是优质蔬菜种植生产的适宜区。该县告别“提篮小卖”,品质蔬菜异军突起,引进自然之星农业龙头企业,专注“高山有机”蔬菜,从众多蔬菜品牌中杀出重围,成为全市蔬菜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全南有机蔬菜“身价”不菲,且深受大湾区市民欢迎,离不开现代科技的运用。“江西自然之星”全南雅溪蔬菜基地创新打造了病虫害防控体系、自然体系等多种有机技术体系,实现育种、种植、田间管理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有机生产,全程冷链配送体系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商超展架的无缝对接,完全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口感。

  “这棵菜”在持续发力,全南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菜农”“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一乡(镇)一品。目前,“江西自然之星”已在全南4个乡镇建设7个有机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规模达2600亩,吸纳本地务工人员超500人,年产有机蔬菜7000多吨,年产值超4000万元。该县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个、田间地头冷库中心12个,全县获得有机认证的蔬菜品种有20个。靠着大湾区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该县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达22万吨,强力带动了20家合作社、6500户农户参与发展蔬菜种植,农户户均年增收2.3万元。

  蔬菜产业的生机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此外,全南还打造富硒产业发展区5处21个基地,现代牧业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并与金丰生态种养公司被认证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金苒鸽文化产业科技园和生猪集中屠宰深加工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重大突破。

  3 一场精彩赛事的出圈

  8月中旬,全国各地攀岩小将齐聚全南,在岩壁上上演速度与激情,中断三年的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赚足了眼球,全南这座大湾区边际的小城吸引了更多八方来客。

  以赛兴体,以赛兴城。

  作为世界攀岩冠军钟齐鑫的家乡,全南突出攀岩特色,高标准建成的中国(全南)攀岩小镇,着力把攀岩小镇打造成全国首家集专业攀岩培训、攀岩比赛、攀岩旅游于一体的全业态攀岩赛事活动基地、群众性的攀岩运动普及基地、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攀岩旅游胜地。已连续两年高质量承办全省、全市青少年攀岩锦标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赛事出圈出彩,为旅游迎来商机。全南擦亮“绝美全南更胜画”品牌,大力推进“体育+旅游”等活动,为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康养目的地增添动力。拓展旅游外延,形成以赛促旅、以旅带文、文体旅共进的新业态,天龙山、雅溪、攀岩小镇等景区景点燃爆整个暑期;以电子消费券、打折券、满减买赠等线上线下方式,联合打造“约惠盛夏”“百城百夜”等商贸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更刺激暑期文旅消费不断升温。

  持续建设提升4个核心景区和10个乡村旅游点,攀岩小镇、雅溪古村入选市首批高层次人才疗养基地,天龙山景区获评2021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江西省级研学基地,成功创评3个国家4A级景区、2个省4A和3个省3A乡村旅游点。今年1月至7月,该县接待游客34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63亿元。

  4 一枚审批印章的变革

  日前,广州市农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落户全南,公司负责人吴楚均仅用2个小时办完开办手续,还收到了一套免费的“印章大礼包”。

  “印章大礼包”是全南改革的缩影。按照“凡是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要求,该县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打响“全速办”营商品牌,着力打造大湾区对接合作新高地。

  流程再造,小印章推动大变革。今年以来,全南探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整合基层审批服务力量,实施“一站式服务”,不仅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还创造了“第一等”营商环境。

  ——建成全链条快速审批政务服务平台,与市场监管、税务窗口集成办公,打造企业开办“集成套餐”窗口,实现企业登记、刻章、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5个环节“一条龙”服务,首套印章费由政府买单。

  ——推行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以及“证照联办”、低风险事项“豁免审批”等制度,审批服务时限压减23.2%,梳理“最多一次办结”事项923项、达93.87%,切实提升企业开办审批效率。今年1月至7月,该县政务服务大厅共办理“最多一次办结”业务23419件,“网上办”业务261522件。

  ——围绕“五星”政务服务要求,该县紧盯作风顽疾和工作效率,开展“走流程、找差距”政务服务体验活动,全方位打造规范热情的窗口服务队伍,推动“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蔚然成风,助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突出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招商,24支招商队伍、43个招商引资责任单位脚步遍布广州、深圳等地;从招商安商到项目专班服务,常态化推行驻企服务、政企圆桌会议助企纾困。兑付惠企资金2085.4万元,惠及企业195家。今年以来,该县共外出招商169次,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达252.72亿元;其中,“5020”项目5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含)项目11个。

  融湾向南,全南行稳致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致敬铁血坚守
   第06版:致敬铁血坚守
   第07版:致敬铁血坚守
   第08版:致敬铁血坚守
   第09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0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3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4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7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8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21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22版:时事
   第23版:时事
全南 融湾路上阔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