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孙金玉 通讯员赖伟圣 赖庚金
巍巍三百山,熠熠东江源。2022年,安远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战略部署,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实现“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的强劲开局。
春华秋实又一年,一路攻坚一路歌。时光是忠实的记录者,记录下为实现对人们的诺言而步履不停的坚实脚印,记录下全县上下信念如磐,使命在肩,矢志不渝,勇毅前行。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在奋斗者匆忙而坚实的步履中,作为东江源头翡翠县,安远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新突破、新进展,在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A 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和工业倍增升级行动,规上工业营收、招商引资总投资额、新签约引进项目较2020年均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进入全省前十。工业园区在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的排位,在2021年前进41位的基础上,有望再前进5-10位。整体引进触摸屏上下游企业13家,形成从触摸屏原材料、半成品到智能终端的完整触摸屏产业链。在全市率先建设国家级脐橙大数据中心并得到省、市大力支持,目前已完成调研、选址、建设方案、按程序申报专项债发行等工作。在全市率先实施“两富一有”农业产业规划,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富硒农产品标准化与质量评价技术研究中心和全市首家大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打造富硒示范基地1.51万亩,认证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57个、绿色有机农产品26个。推动三百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百山成为江西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5A景区、赣州首个山岳型5A景区、深圳市首批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赣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获评全省优秀旅游景区,安远在省、市旅发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此外,安远电商产业园也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县级国家电商示范基地。
B 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橙皇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荣晖电子、明达功能材料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两大创新平台载体实现“零突破”。得辉达公司入选“瞪羚”企业,实现我县瞪羚企业“零突破”。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脐橙分中心落户安远,成为继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之后落户赣州的又一代表世界顶尖科研水平的“国字号”科研机构。成功引进中科院高层次人才邱声祥专家重大科研转化项目,安远成为全市引进中科院高层次人才的4个县(市、区)之一。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居三类县第二。引进全球唯一兼具“纳米技术”和“金属网格”新型透明导电薄膜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打破了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C 改革品牌产生重大影响
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实现江西在这项工作上“破零”,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财政厅的认可和肯定。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党建带社建“四位一体、两社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得到全国供销总社充分肯定,上升为全国经验。打造定向保障基层公共服务群体租赁住房建设样板,相关经验做法由住建部在全国推广,赣州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现场调度会在安远召开。扎实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被交通运输部增补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县,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负责同志在全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就安远县有关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相关经验在《中国改革报》、江西省委编办《机构编制信息》等媒体刊登,在全省推广。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办理建筑许可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前列。
D 融湾工作迈出重大步伐
瑞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赣州至安远至寻乌高速公路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并完成工可编制,融湾通道将越来越宽。打好东江源这张牌,成立东江源三百山生态保护基金会,积极推动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升格为国家级统战工作品牌,升格工作得到省委、市委的高位推动。抢抓赣州与深圳对口合作契机,与深圳大湾区办、龙岗区委统战部、罗湖区委统战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与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网上培训合作关系,引进全省第一所由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投资兴办的民办高职院校。把湾区作为招商主攻区域,通过专业招商、举办推介会等,引进一大批湾区好项目,湾区项目占比超过60%。面向大湾区引流,湾区游客约占游客总数的一半。建设面向湾区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新增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菜篮子”基地1家,正在申报2家。
E 民生品质得到重大提升
深入推进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基本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实现大变样。打造了凤山紫参小镇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鹤子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鹤子镇阳佳村被评为“赣南醉美乡村”。大力推进托幼、幼儿园、中小学校及高职院校等项目建设,新增园位1750个、学位5400个。新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加快推进,与广州医科大一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和省胸科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实现整体提升。14家敬老院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唱响“安逸养老、幸福致远”养老服务品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深入开展平安安远、法治安远建设,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公众安全感综合指数、信访“三率”分别居省、市前列。
展望2023
2023年,安远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六个江西”建设,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果园子”“菜篮子”“米袋子”,开启“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的崭新征程。
●突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融合深度。坚持以工业的思维抓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以文旅康养做旺人气,提高一二三产的融合度、关联度。深入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深耕微型锂电池、线路板、电声、触摸屏等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培育壮大绿色食品加工、稀土新材料、林竹制品加工业。继续按照“调优结构、绿色发展、精深加工、果旅融合、智慧果业、打造文化IP”的思路,推进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从以景区建设为主向“引流为先、运营为主、建养并重”转变,提升景区品质,做旺旅游人气。
●坚持项目为王,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坚持把八大行动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大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吃透上级政策,找准争项争资的切入点、落脚点,科学谋划和精心编制八大行动项目,常态化“北上”对接,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一链一队”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基金招商、商会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新路子,精准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推动瑞梅铁路、赣州至安远至寻乌高速等项目早日竣工见效。
●聚焦协调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做好东部新城与铁路片区综合开发前期工作,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污水管网改造、路网等项目,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一体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深入推进美丽乡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两个五年行动”,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加快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
●围绕深度融湾,拓展改革开放广度。进一步擦亮东江源品牌,继续推动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升级,争取与深圳市辖区及有关部门、东江流域城市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转移,把优质农副产品等美好生态产品推进粤港市场。落实落细与定南的合作协议,争取与信丰达成共建共享高铁经济合作,推动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对标大湾区,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打响“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深入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安远社改等重点改革,进一步擦亮安远改革品牌。
●牢记人民至上,提升民生发展温度。搭建多渠道就业服务平台,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成一批幼儿园、中小学校、高职院校,大力扶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留赣干”人才。持续提高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加快推进新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帮扶医院的合作交流,加强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拓展医养结合成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抓牢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化解涉稳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版图片由魏迪金、郑敏、李青峰、陶明、叶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