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美丽赣江源

——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水环境保护监督纪事

  □章真真 张瑞玲 兰玲玉

  “金龙大道管道、沟渠经过整治后,路面整洁干爽,走起来人都舒心多了!”近日,家住瑞金市沙洲坝镇安康医院附近的刘大叔又喜欢出来散步了。之前金龙大道部分污水管网破损,一些企业污水混排,特别是安康医院门口水沟水质发臭,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活和出行。在瑞金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督办下,如今这里路面整洁,沟渠清澈,工业污水管网和居民污水管网布局分明。这是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美丽瑞金赣江源环保行活动”,助力水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人大作为。

  跟进监督,支持更有力

  自换届以来,瑞金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聚力打造“两地五区”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党委重视、社会关注、人民期盼,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饮用水安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一批事关绿色发展的重大问题确定为监督重点,全过程跟进、全流程监督、全方位支持。坚持事前主动介入,在事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政策出台和重大项目立项前及早关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市委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事中积极参与,全方位了解掌握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建议、及时纠偏;事后跟进检查,通过听取专项报告等形式,提出审议意见,督促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改进工作,解决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聚焦民意,监督更有效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面源污染、城镇污水废水超标排放等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密切关注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纳入人大监督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以主城区为重点、乡镇为单元的水污染监督治理体系,强化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探索出一条群众“点单”、政府“派单”、部门“买单”、人大“验单”的新模式。2022年,瑞金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走访、接访等活动1000多人次,共收集相关问题线索460余件,推动涉及饮用水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共20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通过“瑞金人大”微信公众号、江西数字人大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共收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议30件,瑞金市人大城环资委认真梳理分类,列出整改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分类交办,责令限期整改落实。

  回应期盼,成效更惠民

  “绵江河水清澈,两岸景观也越来越美,我们每天都要过来走一走、看一看。”7月10日傍晚,市民杨大妈在金瑞湾公园游玩时高兴地说。

  绵江河是瑞金的主河道,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河道保护管理工作,着力推进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采取专题调研、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工作测评等监督方式,推动一批水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让治理成效惠及更多群众。2022年,瑞金市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治理资金2.6亿元,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投入0.519亿元,建设城区污水管网153.5公里、雨水管网59.3公里、雨污合流管网67.6公里;在16个乡镇建设了254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效管控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374.59万元对绵江河、梅江河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清理,古城河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规模养殖类污水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化肥使用率减少3.8%,农药使用率逐年递减,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农膜回收率达92%。同时,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千村示范工程,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63.41%,无黑臭水体产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视觉
我市六个产业集群获评全省星级产业集群
守护美丽赣江源
赣州经开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上线运营
图片新闻
道德评议会评好人树新风
崇义变堵为疏预防溺水
图片新闻
房屋空鼓未收房 物业费用谁承担
南康弘扬木匠文化赋能家具产业发展
开展主题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抓好粮食生产 推进乡村振兴
综合信息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