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怀军 通讯员王昕 张钊 谢李发生 文/图
泠泠七弦音,声声动宋城。
7月8日晚,在第五个中国古琴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著名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杨青莅临赣州艺术剧院,举办《古琴·琴歌——杨青古琴音乐会》,赣州数十名琴友同台献艺。千年琴音在夜晚的宋城悠远低回,将赣州与古琴的情缘演绎得更加紧密而深厚。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七弦十三徽,2019年,中国琴会将每年的7月13日设定为中国古琴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早已超越纯粹的音乐范畴,寄寓着修身正行、君子之道等中国人文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2022年1月,赣州古琴艺术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在传统文化的复兴浪潮中,赣州古琴艺术文化日渐盛行,方兴未艾。一批古琴社如雨后春笋在赣州悄然出现。其中,赣州离染琴社从2017年创办至今,仅中心城区就有6000多名市民参加了古琴公益课程学习,现已辐射到上犹、于都、崇义等地;在章贡区大力推动的“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里,古琴课程热度居高不下。赣州琴人体量之大,在古琴圈内蔚为壮观、令人瞩目。
杨青老师感慨地说,赣州古琴艺术有着国内少见的、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音乐会上同台表演的众多赣州琴友的表现,杨青老师笑称“这是展示实力来了。”
宋城墙上,贡水之滨,竹丝巷里,郁孤台前,身着国风汉服的琴友三三两两相互邀约,或晨练、或交流、或雅集,清逸脱俗,超然尘外,不亦快哉。昔日“阳春白雪”的古琴,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古琴讲座、古琴雅集、古琴快闪、古琴演出……丰富多彩的古琴活动日渐成为宋城一道靓丽的风景。从文旅融合,到非遗传承;从赣州大剧院,到社区大舞台;从北京长城音乐节,到辐射全国几十座城市的教育培训……赣州古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盛景。
“用音乐影响一座座城,我们一直在路上。”古琴非遗传承人、赣州离染琴社社长李淑贞表示,赣州古琴艺术任重道远、前景光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