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山村“口袋医院”十四载

——于都县宽田乡卫生院肖斌服务村民的故事
肖斌夫妇空余时间在卫生院旁边的菜地里劳作。
肖斌对慢性病村民进行随访,康复指导。

  □记者刘庆元 通讯员郭洪福 文/图

  他,放弃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卫生院,一干就是14年;他推行的家庭式医疗服务模式,让百姓享受到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医卫服务,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他除了参加工作的那年,每年春节都自愿留守卫生院,只为应对乡亲们的不时之需……他就是于都县宽田乡卫生院副院长、寨面分院负责人肖斌。因分院医务人员仅有12人,占地面积不过一两亩,故被人戏称为山村的“口袋医院、麻雀医院”。

  14年来,肖斌胸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针对农村特点构建有温度的新型服务模式,矢志当好百姓健康守门员。他甘于寂寞、“医”心为民的事迹感动着乡邻,先后获得了“赣州市优秀医务工作者”“赣州市优秀基层医师”“于都县优秀医务工作者”“于都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日,记者慕名前往宽田乡,倾听其十余载坚守山村“口袋医院”的故事。

  A “穷乡僻壤更需医生”

  2009年,因人手不足,于都县宽田乡卫生院计划抽调医生到分院常驻。分院地处边远的寨面村,与段屋、车溪等乡镇毗邻,往返宽田乡要几十公里,且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很多同事都有顾虑。

  肖斌却从村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认为,宽田总院医疗资源丰富,不缺医生,但寨面分院资源少,百姓更需要医生。“再说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理应吃苦在前、冲锋在先。”他告诉记者,就这样,他打定主意,主动报名到分院当了一名驻院医师,这一待就是14年。

  当时去寨面的路还没有修好,交通极为不便,遇上雨雪天,更是泥泞难行,非常危险;寨面分院也没有配备彩超、DR,仅有一台黑白B超,化验室也仅能做简单的血、尿等三大常规检查项目;而食宿条件也差,职工宿舍连热水器都没有……回忆起当年奔赴寨面分院的艰苦情形,肖斌感慨万千,但凭着一腔热血,他毫无怨言地坚持了下来。

  与肖斌同年考编分配到宽田乡卫生院的同事曾令宇告诉记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年寨面分院医师紧缺,各方面条件都较差,但肖斌主动请缨去分院,这一“逆行”之举令人敬佩,也令其他观望的同事汗颜,深受教育。

  B “基层卫生院更要便民”

  “分院坐落在百姓家门口,各项医疗服务应当更加亲民便民。”这是肖斌常说的一句话。

  工作中,肖斌特别注意收集百姓的医疗诉求,推行以热心温暖病人、以仁心体贴病人、以匠心服务病人、以耐心对待病人的“小而精、小而优”家庭式服务模式,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暖心服务举措,如延伸医疗服务时间、空间优化值班制度等。他备好早餐给空腹前来抽血化验做体检的乡亲们,安排车辆接送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入户诊治一律免收出诊费,还对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开辟绿色通道,亲情回访出院的病人……他认为,病人的需求就是医者的努力方向,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家住寨面村高陂头组的村民管西斗,年过八十,患有高血压,2017年因脑溢血落下了左侧肢体偏瘫,需长期做针灸康复治疗。开始的时候,他由家属每天接送到卫生院,时间一长便难以为继。病人一家的难处,肖斌看在眼里。为了让病人少跑腿,他选择自己多跑路,利用工作之外的空余时间主动上门给老人扎针。经过数月不间断的治疗,老人的身体康复得很快,病情得以好转。肖斌这才改每天上门为数天上门一次,直至老人不再需要针灸治疗。

  C “每天工作心里才踏实”

  2020年1月,寨面村岭坑组耄耋老人王玉英左腿不慎摔伤,因未得到及时医治,导致足背大面积溃烂发炎。了解到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护、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肖斌主动承担起了上门换药的工作。

  为提高效率,他备好药水、敷料、棉球等物品,每天挎着出诊箱入户给王玉英老人换药,连续两个多月甚至春节都未间断。“后来,老人的伤口终于愈合,我觉得所有的坚持和付出都值了。”看着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肖斌身为医生的成就感满满。

  96岁的肖招喜是一名五保户、超高龄独居老人,身患慢性支气管炎,腿脚不便。每次老人生病,肖斌都安排医务人员用轮椅接送,一日三餐,悉心照料。他和妻子谢冬梅还经常包饺子、煮面条送到老人家里。这些年,在他和同事们的关怀和照料下,老人病情稳定,身体硬朗,老人逢人便说,这都是肖医生他们的功劳。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对病人有时比对家人更上心。”谢冬梅说,遇上工作与家庭相冲突的时候,肖斌总是把工作放在前面,但说归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工作,默默地当好贤内助。

  肖斌心中满是乡亲,却忽略了自身的健康。2022年5月,他突发脑炎,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时仍放心不下分院的工作,病情稍一稳定就开视频连线,关注医院的情况。出院后,医生叮嘱肖斌多休息,可四肢麻木无力的他每天都要拄着拐杖去查看住院的病人,忘了自己也是一名需要休养的康复期病人,他说自己是劳碌命:“每天工作心里才踏实。”

  D “愿与乡亲长相守”

  寨面分院片区包括杨公、石马等三四个村,辐射人口8000余人。在农村长大的肖斌早已习惯了乡村的环境、村民的脾性,多年的所学与实践使他治疗起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来得心应手。因此,他坦言:“只要老百姓有需求,认可我,我愿坚守山村‘口袋医院’,与这里的乡亲长相守。”

  近年来,为解思念之苦,肖斌将妻儿接到身边,把家搬到了这里。妻子在卫生院周边百姓的自留地上种上了蔬菜、花生、瓜果,工作之余,他也帮着浇水松土,一家人平平淡淡,其乐融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日前,为打造勤廉模范,宽田乡卫生院的负责人发出了以肖斌为身边学习榜样的倡议:“他甘于奉献、廉洁奉公,对百姓热忱、对工作勤勉敬业的精神值得全院职工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于都县宽田乡卫生院肖斌服务村民的故事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兴国新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商务
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坚守山村“口袋医院”十四载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