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金难买老来瘦”?

瘦并不一定代表健康

  “老来瘦”要警惕肌少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肥胖往往与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连,是老年人的公敌,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千金难买老来瘦”。殊不知,老年病中就有一种以“瘦”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称为肌少症,主要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

  其实,人体中的肌肉量在25至30岁达到峰值后,就开始逐渐下降了。40至70岁,每10年肌肉量减少8%;70岁以后,每10年肌肉量减少15%。这些都是正常的衰老进程,然而,如果肌肉量以及肌力下降的速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导致老年人出现体重下降、全身乏力、走路变慢,甚至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跌倒等症状时,就要警惕肌少症的可能。

  肌少症如何治疗

  肌少症应该从病因的角度去治疗,如果老年人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比如慢性心肺疾病、肿瘤、炎症等,首先要治疗这些原发性疾病;对于营养摄入不足或锻炼减少引起的肌少症,也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三大部分:营养、锻炼、药物。

  药物治疗,比如服用生长激素、雄激素,理论上可以促进肌肉的合成、增加肌肉含量,但长期服用药物的安全性缺少充足证据,因此药物治疗在三个部分中,是放在后位的。

  总的来说,对于老年人而言,肌少症的预防大于治疗,保证营养充足和适量运动可以很好地防治肌少症。

  (健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兴国新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商务
少饮酒 不酗酒
如何防治“红眼病”?
吸烟的危害
警惕肝硬化并发症
瘦并不一定代表健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