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珊伊 通讯员刘书荣)近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以来,寻乌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朋友圈”优势,大力招才引商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共引进了12个专业性强的技术型人才,落地项目6个,达成意向性谈判项目3个。
寻乌县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联系群众广泛务实的优势,不断深化人大机关干部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机制,通过支持、保障和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中献计出力,增强人大代表联企助企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代表+职业”的优势和特点,借助人大代表“朋友圈”的优势,引导他们在营商环境建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发挥代言人作用,积极宣传推介寻乌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外地投资者和人才来寻,促成投资落户寻乌、人才定居寻乌。
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寻乌人大借助履职评议等职能优势,会同县工信局、县科创中心等部门,大力推动企业扩产扩能、转型升级。此外,有三位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班子成员作为挂点县领导,参与了“天翼上云、上平台宣贯会”,助推企业上云、入库、评精,积极推动“寻乌制造”向“寻乌创造”转变。
要让更多的人才招进来、留得住,离不开“市场更公平”的法治环境、“配置更合理”的要素环境。为切实做好营商环境“后半篇文章”,寻乌县人大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综合运用调研、视察、审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手段,将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中涉及的问题整改推进、长效机制建立等情况一并纳入监督范围,着力推动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力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出监督“组合拳”,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