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向奔赴的后备箱

  □彭琳

  近日,宁都县固村镇固村村红下组,暖阳轻柔笼罩彭安明家的院子。“家里都好,你别惦记,在外好好工作,照顾好自己。”彭妈妈李菊秀眼中满是眷恋,目光追随着儿子,嘴里不停念叨,双手则麻利地将肉丸、土鸡、霉豆腐、棕包等家乡美味装进汽车后备箱。眨眼间,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车门费力才合上。 

  回溯到1月27日,在广东梅州丰顺县务工的张权,置身热闹商场,满目皆是琳琅年货。他紧攥清单,上面列着新衣服、血压计、按摩仪、滋补品,每一样都承载着他对家中老小的思念与感恩。拿起一件给父亲的新棉衣,他反复摩挲,脑海浮现父亲穿上后的欣慰笑容,嘴角上扬,轻声呢喃:“就这件了,爸肯定喜欢。”随后,他小心将年货搬进汽车后备箱。引擎轰鸣,这承载深情的礼物,朝着宁都,向着团圆疾驰而去。 

  从年前游子满载孝心归乡,到年后带着父母牵挂返程,后备箱里的物品更迭,不变的是宁都人对亲情的珍视。这份珍视,成为宁都人心灵深处的温暖底色。 

  彭安明、张权的故事,是宁都亲情文化的生动注脚。宁都浓厚的亲情氛围,离不开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文化传承举措。多年来,宁都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孝子”“宁都好人”等评选活动,照亮人们践行孝老爱幼价值观的道路。以“宁都好人”程万茂为例,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父母饮食起居,耐心陪伴。他用行动诠释“久病床前有孝子”,激励无数人践行孝道。

  走进宁都各级学校,孝道文化教育融入德育课程。课堂上,老师讲述孟宗哭竹、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组织“感恩长辈”主题班会。课外,开展“为长辈做件事”实践活动。数据显示,参与尊老助老实践后,学生主动帮长辈做家务的比例从30%跃升至60% ,校园里尊师重教的氛围愈发浓厚。 

  社区(村委)里,“邻里节”“亲情文化节”定期举办,为亲情文化传播搭起温暖桥梁。在“邻里节”上,邻里围坐分享亲情故事。大家在交流中学习关爱家人,欢声笑语拉近彼此距离,亲情观念不断强化。 

  小小后备箱,一头连着游子,一头系着家乡,不仅是物品传递的载体,更是亲情与乡俗的鲜活印记。它呈现了宁都独特文化魅力与城市温度,吸引更多人了解、爱上这座温情小城,成为宁都对外文化交流的闪亮名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文化
从“请客不收礼”到“以茶代宴”
房屋不动产证能添加非直系亲属的名字吗?
爱心点亮回家路 暖意捂热邻里心
图片新闻
巧手做花灯 非遗润童心
双向奔赴的后备箱
图片新闻
小区破解“停车难” 公共收益有分红
失业人员可免费参加技能培训
章贡区党员楼栋长为基层治理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