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进
扫一扫溯源食材供应商信息、走一走阳光后厨……近日,南康区多所学校敞开食堂大门,以数字化手段串联家校共治链条,将食材采购、后厨操作全流程“晒在阳光下”。家长从“旁观者”变身“合伙人”,与学校携手织密校园食安防护网,一场“舌尖上的安全数字化赋能”在监督推动下悄然落地。
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南康区纪委监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校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明察暗访,加强对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监管,不断提高“校园餐”质量,把“校园餐”办成“放心餐”和“良心餐”。
智慧监管:一码溯源,全程透明
近日,在南康区第四中学的“数字食堂”,多名家长代表通过扫描食材二维码,实时追踪采购信息;食安驾驶舱——自动生成食材溯源台账、留样台账、餐具消毒台账、员工晨检台账、紫外线消毒台账等。该校后勤负责人说,食堂大屏上,食材溯源等数据动态更新,透明化操作赢得家长高度认可。
自数字化赋能校园餐在学校食堂推广以来,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更加高效,更加透明。南康区第四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实时监控,食安风险预警功能的作用充分显现,学校可迅速采取措施,确保问题食材不流入餐桌。
明厨亮灶:细节可视,安全可感
日前,南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该区开展“校园餐”守护行动,不断巩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成果,切实保障学生每一餐的安全。
南康区在“互联网+明厨亮灶”全区100%覆盖的基础上,指导部分学校建立“食安科技数字化平台”,借助平台优化内部管理,实现食材溯源、进货查验、人员健康管理、晨检、消毒、食品留样等工作的数字化、精准化、精细化,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守护校园餐饮长效安全。
在南康中学北校区学校食堂里,几名戴着防护帽、塑料手套的工作人员站在一台大机器旁,他们一边码放着一袋袋青菜、土豆,一边点击着屏幕。旁边的标牌上写着机器的名称“云秤”,“这台秤不只能称重,还能实现验收和监管。”该校食堂负责人表示。
家长们戴上卫生帽,走进后厨实地探访。消毒间留样柜标签规范,储藏室食材分类整齐,众家长参观后认为“比自家厨房更干净”,并纷纷用镜头记录细节。午餐时,陪餐家长与孩子共品营养餐,清淡科学的搭配获赞“既健康又美味”。
家校共治:双向互动,闭环管理
校园食堂的餐食安全,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南康区教科体局始终将学生的用餐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牢、抓细餐厅的监督管理,打造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放心餐”和“良心餐”。
各校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各班有计划地邀请家长到餐厅刷卡与学生共进午餐。开放日期间,家长就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生活动、学生食堂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学校主要领导与各位家长进行了密切交流,共话教育前景。家长开放日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观摩食堂,共享“舌尖上的美食”。
在南康中学北校区开展家长“进课堂听课、进食堂陪餐”守护孩子成长系列视导活动中,家长视导员、膳食委员会家长代表受邀走进校园,以多元视角参与学校管理,为家校共育注入新活力。
中午12时,家长代表和孩子同桌用餐,品尝了营养丰富的四菜一汤,还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校园“光盘行动”。家长刘先生说:“菜品清淡可口,比我预想的更好。”家长们还把孩子们对学校餐食的一些想法与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反馈,家校群策群力,共同守护校园餐食安全。
该校负责人表示,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协奏曲。唯有家校同心、理念同行,方能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