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白纸绘新图

  □记者钟义勇 张惠婷 胡怀军

  10月24日至26日,2025江西医药发展大会暨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年会在赣州召开,包括6位院士、20位外国专家在内的500余位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顶尖大咖、产业翘楚和领导嘉宾齐聚于此,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分享前沿成果应用、携手共启“机遇之窗”。赣州模式动物工程与宠物产业的异军突起,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切关注和交口称赞。

  赣州,又一次被世界瞩目。但谁能想到,当时光闪回2021年金秋,位于章贡高新区沙河产业园北边的这片荒郊,5栋园区厂房主体框架刚刚破土而出……

  梦想为笔,大地为卷,一场奇迹悄然书写。短短5个年头,这张“白纸”上渐次晕染出亮眼新色:“一院一室”(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破茧生长,跃变为全省发展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的高地,推动并见证着赣州模式动物工程和宠物产业的从无到有、快速崛起。

  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集聚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宠物产业招商队赴大湾区推介“赣州机会”、寻找合作伙伴,“赣州造”非罗考昔咀嚼片成为宠物犬缓解骨关节炎疼痛新药……一帧帧鲜活的图景由点及面,铺展开革命老区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生动画卷。

  时至今日,模式动物工程和宠物产业已成为赣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增长极和特色城市名片。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初心为底色

  在生物医药产业蓝海中,模式动物工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常见的大小鼠到猪、犬、猴等大动物,它们经过标准化培育和基因编辑,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活试剂”,助力人类破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密码,加速新药研发的进程。与此同时,蓬勃兴起的宠物产业,承载着无数宠物主人对爱宠健康的美好期许,成为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

  抢占“新风口”,赣州有底气。2021年6月,赣州在全国首创“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合作引才模式,引进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专家李红良教授团队,与章贡区政府、赣南医学院(现赣南医科大学)共同成立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2023年,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联合空军军医大学、青峰药业获批联合建设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一院一室”为依托,赣州生物医药产业开启高起点勃兴的新篇章,瞄准“创新药+医疗器械+宠物健康”三大赛道,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加速迈进。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催生了红土蝶变,我们响应‘双一流’建设高校与革命老区开展合作共建的国家号召,在赣州这个实践场聚力攻坚,同步破题‘三个如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如何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转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如何一体改革。”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李红良表示。

  透过模式动物工程和宠物产业两扇窗口,可以看到,这条以科技创新驱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越走越宽。

  “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上实现突破’。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发展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科技工程。”李红良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疾病动物模型领域仍有一定差距。国内宠物产业勃兴的背后,科研基础薄弱、产品同质化、标准缺失与品牌集中度低等深层痛点,正成为产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制约因素。

  在省、市、区三级政府的支持下,研究院、实验室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深入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致力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成全国一流的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集动物资源品系研发、保存与供应、动物影像学诊断、动物实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为一体,集聚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致力攀登基因工程大动物模型研发领域的制高点。

  ——与中国兽医协会、中国兽药协会、新华信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联合建立的中国首个宠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基础性、开放性、公益性服务为底座,推动宠物科研成果从“样品”向“商品”转化,助力行业发展与标准建设。

  ——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共同组建高端新型研发机构“赣州大健康宠物科学研究院”,设立了宠物药物研发平台、宠物食品研发平台、宠物医疗第三方检测平台、宠物临床新技术研究平台、宠物大数据平台、宠物医生临床外科培训平台等一系列科研平台,为宠物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秉持科技报国和服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初心,把“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把“地方探索”升华为“全国样板”,一步步实践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李红良获评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颁奖词这样评价:“你矢志不渝,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赣南老区医药科创的‘开路人’,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你倾尽心力,打造国之重器,将红色基因融入科学研究,用科技力量服务健康中国。”

  创新着浓墨

  金风徐来的时候,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内的绿植愈加苍翠葱郁。

  春华秋实。赣南大地上,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发展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前所未有。这片热土浓墨着彩,正以“无中生有”的胆识、“有中求优”的智慧,描摹出一幅搭平台、创模式、建生态的创新创业长卷。

  ——长卷上,平台崛起引凤来栖。

  走进江西省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记者看到研究员们正在用模式动物进行一项人类高血压药物的药效评价实验。作为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的核心战略资源平台,该中心已建成2万平方米智能化科研空间,配备了8000余台(套)先进设备,集成了10000余种模式动物品系,成为全国重要的模式动物供应与服务基地之一。

  “新型治疗方案和新药要走向临床,必须先在模式动物上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没有模式动物,新药研发就是空中楼阁。”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南说。

  目前,赣州宠物产业已形成“实验室+研究院+平台+企业”的全要素创新生态,一个个承载创新梦想的高能级平台在这里拔节生长:国内首个标准化宠物输血医学全产业链平台上线,直面全球百亿级空白市场;国内首家昆虫蛋白研究院揭牌成立,专注宠物食品创新原料研发……

  平台引才,产业聚才,事业留才。研究院汇聚了500余名高含金量的科研人才,包括两院院士、欧美权威、高校专家、优秀硕博等,成为赣州发展模式动物工程和宠物产业的“金字招牌”和“实力担当”。

  ——长卷上,科技创新进无止境。

  由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发起、集聚了13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的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体——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联盟,今年4月在赣州成立并启动运行以来,坚持深耕原始创新,现已引进6个院士专项项目落地赣州。

  攀高向新,步履不停。依托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建成“百万级”样本量的重大疾病模式动物工程资源库,构建高度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200余种,推出单细胞引导的高效抗体研发技术20余项。目前,实验室累计为国内5000余家单位和企业提供了超2万次疾病动物模型服务,为30余个海外研究机构提供了模式动物、细胞、质粒等产品,年服务课题数量超过3000项;已与20多家药企对接,重点推动肿瘤、代谢类疾病模型的产业化应用。

  依托赣州大健康宠物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加快构建宠物产业创新体系:200余款宠物功能食品研发瞄准“精准营养”,110项宠物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让新药研发更高效安全,超百种宠物复杂手术技术助“毛孩子”摆脱病痛,服务能力辐射全国。

  ——长卷上,新药创制捷报频传。

  瑞德制药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粒粒药片在流水线上旋转跳跃,工作人员专注地调试参数。该公司是省内首家专注于宠物药品研发生产的创新型企业,今年3月投产后,已获得18款产品批文、获批5款新兽药上市,其中非罗考昔咀嚼片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二类新兽药证书,为国内首款专门用于缓解犬类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靶向治疗药物。

  管线,是新药研发的术语,一条管线可以理解为一个研发项目。在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19条宠物药管线运行正加速推进,动物疾病研究与治疗的“进度条”不断被刷新。李红良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平台已研发7款宠物1类创新药,涵盖宠物呕吐、胃溃疡、心衰、维生素缺乏等高发疾病医治领域,针对犬心衰、猫心肌肥厚的两款原始创新药争取明年获批上市,未来三年还将持续推出3至5款宠物创新药。同时,团队还将500余项检测技术转化为53种试剂盒,推动40余项人类医学技术向宠物领域迁移,填补产业技术空白。”

  新药创制捷报连连,是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注脚和实践回报,每一款宠物创新药的诞生,都标注着赣州宠物医药领域的新突破。

  ——长卷上,产业融合风生水起。

  在中国(南康)家具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展厅,一款自主研发的智能宠物柜让人耳目一新。这款产品采用了智能家居AI MCU核心模组,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APP功能的应用,给爱宠提供快乐舒适的生活空间。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赣州将宠物产业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文化旅游等产业紧密融合,打造多元化宠物消费场景。从基础的食品、用品、医疗,到更广阔的生活服务领域,围绕满足宠物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

  在生产端,赣州重点引进宠物医药生产制造、宠物智能穿戴等项目,今年以来纳趣宠物、青岛自然星球等7个项目相继落地,与牧航药业、迈托姆生物等企业的洽谈加速进行。在消费端,推进在中心城区开展文明养宠试点工作,推出“智慧养犬”小程序,在七鲤古镇度假区打造宠物综合体验区,将“宠物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肌理。

  从平台崛起到人才集聚,从科技攀高到新药突破,从医工转化到产业融合,赣州挥动丹青妙手,聚力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发展,书写着“一张白纸绘新图”的佳话。

  “匠芯”赋动能

  万娟是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的一名“90后”全职特聘教授,从武汉来到赣州工作后,她享受到了住宿、子女入学、医疗、出行等“人才大礼包”专属服务。更重要的是,赣州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为人才施展才智与抱负创造了广阔舞台。身为研究院动物大健康中心党支部书记,她负责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截至目前已公开发表SCI论文13篇,获批国家级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3项,并参编了一部培训教材。

  在研究院,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领头“雁阵”特别活跃。通过擦亮“红医魂·药匠芯”党建品牌,这里培育了一批兼具政治素养、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全市乃至全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注入“红色动能”。

  动能澎湃,活力涌流。

  离研究院不远处,建设中的京业汇数字健康产业园蓄势待发。这个总投资约20亿元的项目,将引入京东智能供应链与直播电商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研发智造、品牌孵化、数字化运营等全链路支持,赋能赣州宠物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目前,项目正在完善园区物流、电商配套及招商政策,预计明年6月交付使用。

  以章贡区为宠物产业核心承载地,赣州锚定医药医疗、检验检测、繁育试验、功能食品、智能用品、宠物服务六大方向,加快推动宠物产业全链条规划布局、全业态协同发展,已汇聚80余家宠物健康企业,吸引京东京业汇、小米生态、美国红狗等一批国内外宠物产业头部企业落户。

  模式动物工程和宠物产业在赣州的异军突起,彰显了“无中生有”勇辟新赛道的战略魄力,得益于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也离不开全市上下“干就‘赣’好”的实干精神,是群策群力、一以贯之攻坚向前收获的硕果。

  ——打好产业政策“组合拳”。“大健康产业链”“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宠物产业”的建设发展,已写入赣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并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出台的《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又明确提出:发挥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独特优势,培育发展未来健康产业,建立特色突出、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宠物产业体系。

  ——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全球首例犬心脏干细胞移植培训、全国首例猫肾脏移植培训……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举办的动物外科手术实训营,为全国宠物医生技术进阶打造了“真刀真枪的练兵场”。通过组团参加亚洲宠物展览会、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览会、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举办中国宠物产业创新大会、模式动物研发与应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的“赣州声量”持续放大。实验室牵手中国农大、华中农大医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行业院(所),成立中粮宠物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宠物食品分会等行业组织,推动成立江西省宠物行业协会,联合新华社发布《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指数报告》,合力构建宠物产业大生态。

  ——共谱优质服务“合奏曲”。树牢“大湾区能做的,赣州也要能做到”的理念,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对标深圳规则规制改革,扎实开展“如我+”行动,以“营商”换“赢商”。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对重大宠物产业项目,有工作专班“蹲点式”推进、“管家式”跑腿。宠物产业链链长圆桌茶话会现场问需,企业抛问题、部门秒“接单”。服务护航,项目报批报建、上下游配套、惠企政策兑现等“烦心事”变“顺心事”,赣州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提速快跑。

  运笔抒壮志,展卷启新程。从“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前瞻落子,到迎接“十五五”的击鼓催征,赣州正以更高远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发展跨关口、培优势、上台阶。

  ——今年7月,由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牵头申报的《猫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技术规范》等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申请立项认证,推动我国宠物医疗从“经验驱动”加快迈向“标准引领”。

  ——今年8月,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现场评审,标志着其检测能力与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

  ——今年10月,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参与成立宠物食品质量检测与功效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宠物产业信用与品牌中心,参与组建中国兽医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宠物产品功能性评价分委会,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作出了赣州贡献。

  “我们将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科技体制改革为驱动,贯通‘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在新药研发、宠物健康、模式动物开发、精准医学、外科实训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为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锻造‘红医’样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贡献‘匠芯’力量。”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曾小英说。

  长卷无垠,蓝图待续。留白处,恰是赣州模式动物工程研究和宠物产业发展的星辰大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观察
我国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社保服务进万家”江西主场活动在赣州启动
图片新闻
一张白纸绘新图
中央苏区史思政引领力研究实践中心在赣州揭牌成立
综合信息
注销公告
认尸启事
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