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国县萧华红军小学的小红星讲解员在“红星闪闪”德育馆为同学们讲解。
□熊婕 曾珊 潘祥焱 文/图
从2019年的“双建活动”到如今的“党建联盟”,从2020年的“有事找书记”到今年的“书记主动找”,优质党建品牌的每一次创建,都能实现兴国教科体改革发展从“全面起势”向“整体成势”、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硬核推动,成为兴国教科体发展的“源代码”。
近年来,“党史寻踪之旅”“志愿先锋”“红色诵读”等一批沉浸式、调研式、实践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兴国县各学校开展。这些形式新颖的教育场景,浓缩了兴国红色文化的理念和风骨,让每一位党员都可以成为连接群众的渠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更加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和认可。
如何将各个学校“特色化”的活动融合成“新和声”?2019年,兴国县教科体局以党建为纽带串联毗邻学校,加强互联互通互动,初步探索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党建工作结对共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结对共建”的“双建活动”新思路。
随着校际“睦邻圈”“朋友圈”的深度合作,党建“三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双减”下的教学改革、校园管理等内容在“组织联建、区域联动、资源联通、活动联办”的共建新模式中,纷纷加入了交流探讨之列。兴国城乡学校以制度化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形成了16个纵向区域合作、横向多元交流的“党建联盟”格局。仅2022年上半年,各联盟体组织开展了“追忆入党初心,讲述我的入党故事”“我为教育建新功”“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活动,一大批党员教师实现从“造形”到“铸魂”的转变。
兴国永丰小学教师曾敏深刻感受着这种“组团式”的“点亮”成长。作为县骨干教师的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联盟体组织的“教学交流”“青蓝工程”为她铺就了专业成长的“赛道”。2021年,她不仅进入“兴国教科体副校长后备人才库”,还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兴国县教科体局党办负责人肖春平介绍说:“2021年,我们系统提交入党申请的青年教师创下新高,系统全年发展了129名党员,党员在学校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中的占比分别达91.7%和56.8%,党建工作引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取得了新成效。”
“铸魂”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民生”党建:让“找书记”变“书记找”
一句微信公众号留言,一个电话就能化解工作学习中的困扰,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兴国的各个学校上演。2020年起,兴国教科体“有事找书记”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开展而启动,因为诉求办结的高效和便利,被老师家长形象地称为“指尖上的民生”。
但要进一步发挥接诉即办的作用,书记们就必须下好主动寻诉的先手棋。今年,兴国县委教科体工委书记、兴国教科体局局长庄刚在该县春季开学会议上提出将“有事找书记”转变为“书记主动找”,并强调了“找”的执行力。
从“找书记”到“书记找”,这是前期工作的延续,也要求书记们更深入学校、社会。书记们开始通过调研走访、督查交流,进行着“三个寻找计划”:寻找日常管理的痛点;寻找需要援助的家庭;寻找学校发展的良策。
近日,兴国县红军子弟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谢圣君发现有学生在上、放学回家的路上围着一处临时摊点购买玩具、零食。和现场家长交流后得知:摊点位于车流量较大的一条辅道,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用围墙封住此处。谢圣君当即与片区居委会、城管局联系,合力建墙封堵。
9月,秋季新学年开启,兴国七中党总支书记余昌斌在该县教科体局工会发出的爱心倡议书中,了解到了鼎龙中学吴小华老师的困境后,立马组建募捐小团队,开展为吴小华捐款活动。活动共有199名教工和578位家长积极奉献爱心,筹得爱心款14271.93元。吴小华收到这一笔及时款后感动不已,特意从学校公众号“有事找书记”中找到了余昌斌的电话,表达她内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兴国教科体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深入开展“有事找书记”活动。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问题诉求735件,已办结733件,其中开学期间受理117件,已办结115件,正在协商办理2件。点滴诉求办理的背后是深入实际的调研;是大范围的走访、座谈,书记们脚踏实地的每一步都诚意满满。
对于书记们来说,一边是基业长青、教育发展的蓝图,一边是民生责任、学校担当的重托,相互交融,千头万绪。在“民生”党建中,人们闻到了温暖贴近的气息。
“五红”党建:夯实红色育人基石
9月30日——我国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一大早,高兴镇中心小学四(4)班的刘腾,跟随老师和同学们来到松柏簇拥的兴国县散葬烈士陵园,参加祭奠活动。在和大家一起献唱队歌、默哀、献花后,他默默来到太爷爷刘为忠的墓碑前,用小手轻轻摩挲着墓碑上太爷爷的名字,诉说着对先辈的思念。
清明和烈士纪念日前往散葬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高兴镇中心小学已经持续了7年,这一红色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近年来,兴国教科体局制定“五红”培根铸魂活动方案,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并大力提升专职思政教师党员占比。兴国各校结合“双减”课后服务,红色书本阅读、党建联盟同课异构、精品社团等活动,夯实红色育人的基石,使学生感受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刻。
在萧华红军小学“红星闪闪”德育馆、实验小学“兴国山歌”进校园示范传承基地、兴国三小楷模道德文化教育馆的建立中,红色记忆从挖掘到点亮;国防教育基地、萧华故居、潋江书院、烈士陵园的研学和讲解,将一个个红色地标串珠成链;“小红星合唱团”“红星闪闪合唱团”、兴国教育合唱团将红色旋律大声唱响……目前,这些红色基因正通过多种形式,被兴国红色新生代传承。
党建为魂,深耕厚植。兴国县教科体局通过党建引领,先后荣获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校园安全建设先进县等10余项省、市、县荣誉称号。承办了全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先后在全市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动员会和党建质量过硬行动推进会等2次市级以上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主动听诉求,有事找书记》案例入围赣州市教育系统十佳党务技能大赛案例,党的领导内嵌在了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