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里的赣州

赣南日报 2023年02月07日 刘元元

1月24日,龙南市关西围景区,舞龙、客家织带等非遗项目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李林烜 摄

1月27日,赣州经开区举办打铁花与舞龙相结合的“火龙金花”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赏民俗、看非遗、品美食。邱新生 摄

赣县区客家文化城,以生肖兔为元素的糖画受到孩子们的青睐。李穗 摄

宁都县石上曾坊正月十五桥梆灯民俗活动。 严振宁 摄

信丰县非遗民俗子孙龙。 吴玉荆 摄

1月22日,正月初一,参加章贡区民俗“踩街”闹新春活动的艺人在长征广场表演。 刘凯 摄

春节期间,赣县区白鹭乡在白鹭古村举行打黄元、抢打轿等民俗活动。邓春发 摄

南康区朱坊乡荷树村荷树坑举行隆重的扛酒活动。 侯礼钧 摄

2月5日,宁都县田头镇田头村举行“妆古史”踩街巡游活动,“妆古史”巡游队伍走街串村,锣鼓喧天,沿途进行舞龙、打腰鼓、踩高跷等表演,吸引众多村民和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来观赏。邱新生 摄

  □见习记者刘元元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历代诗人写过无数诗句,吟咏这个重要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把“过春节”叫“过大年”,“年”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表示计时单位,二是表示谷物收成的状况,三是指一种怪兽。从来年是有情日,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对“年”的情感注入,春节成为游子归乡、亲人团聚的情感纽带,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串联起人们对年的记忆、想象和共鸣。2023年春节,是疫情放开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的赣南大地,街市热闹、年味浓郁,各种年俗活动接连上演,在新旧轮回的节点上,既总结过去一年的幸福与美好,也表达对来年生活的向往与期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赣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一年中民俗活动最集中、最精彩的节日当属春节,客家人的春节通常是从腊月二十四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结束,这期间,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看到独具特色的客家年俗活动,舞狮、龙灯、添丁炮……经过数千年沉淀的客家年俗兼容了中原遗风和土著习俗,通过喜庆祥和的方式将客家文化鲜活地呈现出来,为我们诉说客家人一路走来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