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想你

赣南日报 2023年03月29日 吴燕燕

  □吴燕燕

  奶奶离开我们五年了,今天莫名的非常想念她,太多的童年往事涌上心头,也许是清明节快到的缘故吧。

  80后这一代的农村孩子,基本上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也不例外。父母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去沿海城市打工赚钱,繁忙的话只能过年回家团聚,所以我的整个童年都是跟奶奶度过。

  奶奶很能干,年轻时是个大美女,跟爷爷很恩爱,可不幸的是爷爷早早就离开了,奶奶守寡一人拉扯大三个孩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真不容易。奶奶内心强大,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耳濡目染中,我学到了很多。

  奶奶是一个很懂礼数的人。记得小时候,村里人都种甘蔗,我最喜欢砍甘蔗的场景了,家家轮着来,一片片高高的甘蔗忽然倒下,感觉整个村子都亮堂了,太开心了。小朋友们都是手拿着一根甘蔗,嘴里咀嚼着、品尝着清甜的汁,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看守甘蔗堆,等着糖厂的大货车来拉走。这个时候,家里会请人来干活,尽管穷,但奶奶一定要以她的厨艺把饭菜做得体面,奶奶说,穷也要穷得有志气,要有教养。

  说到厨艺,奶奶是乡村厨师,十里八乡家里有要办宴席的,都会邀请奶奶去操办。奶奶不会写字,开菜谱时就让我和弟弟来写,这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转换,对于还在上小学的我们来说,实在有点困难。比如奶奶说“qiaolei”,我们要想一会并借助仅有的一本新华字典,才能写出“荞头”两字;还要用上数学:一桌多少斤猪肉、多少斤鸡肉、鸭肉等,都要计算好的,不能备多了,也不能不够吃。于是,我们先打一遍草稿,全部写齐了,再用一张红纸抄写下来。第一次做这件事时觉得有点难,多做几次就熟能生巧了,而且还喜欢上了这件事。奶奶则要从晚上忙到凌晨才回家,天蒙蒙亮时又得出门,非常的辛苦,这时的奶奶已经50多岁了,实在让人心疼。

  小时候,农村老停电,整个村子晚上都黑乎乎的。遇上天空撒满星星的时候,奶奶会带着我们坐在院子里,讲天南地北的人情世故,讲好玩好笑的故事,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奶奶爱干净,针线活好,尽管时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可总是那么整洁、美观。小时候我们姐弟几个也很听话,不仅学习好,干起家务活或农活也都是一把好手。当村里人看到我们干农活,表扬我们时,奶奶总会说,是呀,好手也需杂手帮,弟弟则会打趣说,杂手也需好手帮。一起去田里干活,奶奶总是把我们保护得很好,抓紧早上和傍晚不太热的时间,并且给我们备好草帽、手套等防晒的物件,有一次还被隔壁村的两兄弟嘲笑,说我们都是天生干农活的。这件事成为我们家的笑谈,从小我和弟弟学习就不用愁,弟弟还更胜一筹,后来名牌大学毕业定居在杭州,我呢,则在离家乡不远的一所院校执教。

  奶奶离开得太突然了,最初那两年,她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那是美好的时光,是难以割舍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