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两黄金 映初心

赣南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叶林 刘于云

易秀湘写给叶剑英的信及叶剑英的批示。

  □叶林 刘于云

  在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易秀湘烈士专厅,存展着一封陈旧泛黄的书信。那是易秀湘1950年任广东省人民政府财政厅厅长时写给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的信和叶剑英的批示。一段鲜为人知、感人肺腑的往事,也在漫漶的字里行间,徐徐展开。

  易秀湘,是中国革命财经管理工作的老前辈,是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有功之臣”、共和国橡胶工业的开拓者,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公仆,被称为“党内有数的财经专家”。

  他出生于赣县区白鹭乡龙头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给地主放牛,20岁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峥嵘的岁月,风雨的洗礼,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清正廉洁的品格。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也不论权力大小,他都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行动展示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挥师南下,解放广州。易秀湘接受党中央的安排,率领经验丰富的财经干部随军南下,领导华南财经工作。长期的戎马生涯,繁杂的财经工作,易秀湘总是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在离开东北南下时,东北商业部的同志考虑到东北人民币当时尚不能在关内流通,于是经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同意,特批给他四两黄金,加上他在延安等地工作多年积余的生产分红、津贴等收入兑了三两黄金,这样凑足七两黄金,作为余秀湘回家探亲之费用。

  自从参加革命,易秀湘就一直为革命事业没日没夜地奔忙,家乡的父母老小、亲朋好友几十年来未曾探望。每每想起这些,易秀湘心里总是酸酸的,觉得很愧疚。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内财经人才相对缺乏,易秀湘这样的“党内数得着的”财经专家更是供不应求。他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政府的财经命脉,对敌的经济和金融斗争,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有一丝半点的懈怠。易秀湘比谁都清楚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多年养成的工作作风,使他把“回家”这件事放在了一边。

  部队南下广东时,经过老家江西,本可以顺路回家,但为了紧迫的工作任务,他又放弃回家团聚的机会,一路随军向南、向南……

  到达广州后,易秀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也想家,只是目前的工作不容许他离开。为了轻松上阵,他要求把七两黄金全部交给组织保管。几次三番,组织上都不同意,他只得两次写信给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同志,请示如何处理。叶剑英见他多次请求,又两次写信,态度坚决诚恳,遂批示“几两(黄金)家庭救济费和积余,同意暂存秘书处,得便仍寄家”。

  得到叶剑英回信后,易秀湘当即将七两黄金交公,觉得了却了一桩心事。从此,他又忘我地投入到事业中,直到生命的最后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后,易秀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由于长期劳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时常患病。但他不顾个人身体,带病坚持工作,筹划着广东建设的蓝图。

  1954年9月,叶剑英见易秀湘的身体状况一天天恶化,亲自在庐山为他准备了一处房子,请他去休养三个月。易秀湘正要交接工作,却突然接到派他前往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的通知。易秀湘二话没说,立即投入了会前的准备工作。

  10月5日,易秀湘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住进北京医院。病中,他仍念念不忘华南的工作,并在病床上给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写了一封信,简要报告了会议的有关情况和病情。几天后,因病抢救无效,易秀湘于10月8日溘然长逝,享年49岁。

  (图片资料来源于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存展的《易秀湘同志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