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文学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写作与阅读,直播带货、名人作家“跨界”对谈等新兴线上传播方式,让文学不断“破圈”。据悉,2022年11月举行的“中国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之夜”典礼,与中央媒体、互联网平台、影视平台充分合作,以直播形式打造多场名家交流对谈活动,让线上文学“盛宴”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与探讨。
2022年夏天,新东方“东方甄选”直播间火了。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新东方“主播卖书”在短短几个月收获1000多万粉丝。曾是新东方高中英语教研负责人的29岁陕西青年董宇辉一夜爆火,无论诗词歌赋、天文地理、三餐四季,他都能讲得引人入胜,在网友当中赢得了“才华每天溢出屏幕”的评价。
2022年“双十一”期间,多位名家名人通过直播推荐读书,带动图书销量增长。以抖音为例,数据报告显示,活动期间,该平台图书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53%。而董宇辉的最新“战绩”是与易中天合作宣传后者新作《曹操》,13.5万册备书在90分钟内售罄。
事实上,出版社和传统文学的“触网”早在几年前就已兴起。2020年,由北京携手腾讯新闻等开展“书店守望计划”邀请多方学者、作家在实体书店开启“带货模式”,仅上海站的活动观看量就达40万人次。2021年跨年夜,人民文学出版社更开文学跨年直播先河,邀请10余名嘉宾,呈现长达5个小时的“文学·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文学跨年盛典”直播,全网总观看量突破千万次。
作家与作品的“跨界之旅”,还不仅限于直播间。日前,外景纪实类阅读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在江苏卫视播出,节目邀请作家余华、苏童、西川与旅行博主房琪作为常驻主理人,与程永新、叶兆言、祝勇等文艺界名流,畅聊生活、阅读、写作。
与此同时,作家余华与法律教授罗翔就文学作品《兄弟》展开一场“神仙对话”。“精神内耗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找人生的出口”“如果无法改变你自己,你凭什么改变别人”两人你来我往,金句频出,节目在B站播放量高达500多万次。
对于这些现象,专家表示,文学传播方式正在创新,推动严肃文学领域“破圈”。这种“跨界”线上对谈,把文学和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相融合,以一种更共通、更能抵达大众的形式进行传播,实现了各个学科的相互促进。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