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烟火

赣南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刘七宝生

  □刘七宝生

  日前,江西知名作家陈志宏的短篇小说集《大红请柬》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创作的小说,以唯美的笔调,记录了人世间普通人的人情和人世,客观审视身边人的成长历程和爱恨情仇,折射文化多元时代的婚恋价值与意义。小说集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读了令人感同身受、五味杂陈,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看了令人印象深刻、关照现实,《大红请柬》是一部高水平的小说集,值得细细品读。

  小人物的情感关照。小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不动声色地把小人物的生活故事呈现在读者眼前,或多或少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倍感熟悉亲切。如小说集中《龅牙兔》里的职校女大学生,《子墨塔》中的家庭媳妇,《死鱼事件》的进城小伙,他们都是饮食男女,是再普遍不过的小人物,但作者却如直接参与了他们的生活一般,赋予他们思想和灵魂,把他们的青春与迷茫,亲情与情感,憧憬与渴望,大胆地推向公众视野。尤其是《龅牙兔》中的女大学生杨荷珍,将白如纸的自己草率地交给了别人,结果身陷囹圄,承受着与年龄不符的生命之痛。正如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正所谓“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情感挫折催人成长。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作者在小说集中讲述了青年小伙的成长、大学生的成长、中年男子的成长、盲人按摩师的成长,他们的成长有一个共性:每个人都历经了情感的波折和生活的打击,让原本单纯的青年男女,在停顿的刹那间悟透了生活的道理,仿佛成长就在抬头间。《延春堂》是笔者认为小说集中十分不错的短篇小说,讲述林志参加一次庐山会议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向导”。女向导的“失踪”和“来电”,有种电影《不能说的秘密》般的神秘感。两人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当一切谜团揭开时,却发现两人在十年前就种下了因缘,只因人际错综,社会复杂,两人遭遇被人为地“排列组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仿佛造化弄人,冥冥之中,命中注定,“催熟”成长。《死鱼事件》也是如此,让一个对城市生活、对性渴望的青年,在一次次“死鱼事件”中成长起来,当得知事件真相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那些生活在城中村、城市边缘人情感寄托的真正所在。

  人性善良贯穿始终。一部作品最难能可贵的是给读者传递一种向上的信号,让读者读了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悟。读完作品全文,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性的善良,小说集中一个个人物的经历,看似咎由自取,实则暗藏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爱惜自己,珍爱生命,也关心每一个弱小的个体,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本真被一股暖流激活。于是,他们选择忘掉过去,从头再来。女大学生回到家乡公益办学,家庭媳妇重振家族企业帮助别人,等等,不一而足。关于善良,在《里洲1号店》的主人公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部小说与茅盾文学奖作品《推拿》有异曲同工之妙。男主在女主“背叛”消失之后,依然选择信任和等待,而女主为了不再伤害对方则不辞而别,回了赣南老家。两人的选择都推己及人,为对方着想,结果却是“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

  小说集《大红请柬》篇篇耐看,字字芬芳,反映了共同的主题:人世间的烟火,身边人的成长。

  陈志宏擅长哲理散文的写作,作品以小见大,以事说理,广受读者的喜爱。令人惊喜的是,他的创作触角延伸至小说世界,给读者传递了鲜明的信号:心系苍生的情怀。一个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普通人,通过优美细腻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搭建起独属于作者的小说世界,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并重,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