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刚的书咖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精神乐园。

李刚在书咖里看书。
□记者廖福玲 通讯员陈卉 文/图
“唯有读书才能找到诗和远方。”章贡区水南街道高楼村的“阅清城市书咖”主理人李刚很喜欢这句话,并铭记在心,走上了阅读推广之路。他努力让更多的人形成阅读习惯,营造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2022年11月26日,李刚上榜当年“乡村阅读榜样”名单,这是对他多年耕耘书香园地的最好褒奖。
A 倾心阅读
李刚是福建泉州人,出生在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不过,年少叛逆的李刚读完职业高中就外出务工了。
2003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赣州,此后一直从事网络建设和手机销售工作。“刚开始来赣州的时候,还挺不习惯的。我们福建人吃得清淡,而赣州菜咸咸辣辣。这里的冬天也比我们那里要冷一些。”回想起刚来赣州时的情景,李刚觉得仿如昨天。十几年的打拼,李刚事业家庭两不误,他也从外乡人逐渐变成了新赣州人。“赣州是‘客家摇篮’,在这里,我深切体会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纯朴善良,这也是我们选择定居赣州的原因所在。”李刚说。
生活波澜不惊,但埋藏在李刚心中的阅读种子却悄悄地发芽。“再不读书就要被淘汰了,我们还是要多学点知识。”想起当时的心境,李刚说。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
因为喜爱,所以传播。但在这个过程中,李刚发现自己的基础太薄弱了,一个人很难坚持下去。机缘巧合,2016年他接触到了“樊登读书”,于是他开始在赣州推广全民阅读,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市民一起在阅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我喜欢赣州,这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所以我觉得在这里也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B 关注村童
“中国是农业大国,阅读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在农村。”或许是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的经历,李刚特别认同“阅读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理念,他把目光聚焦在了赣州农村的孩子身上。
在走访调查中,李刚发现,农村推广阅读存在两个困难:一是阅读资源匮乏,虽然大多数小学都有图书室,但是藏书量少,书籍更新慢;有些农家书屋离孩子们的家比较远,看书不方便。二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农村的孩子多由爷爷奶奶带大,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他们常常有心无力。
于是,李刚开始向赣州的农村小学捐赠图书。渐渐地,他又发现,光有书还不够,必须让书本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2022年,李刚邀请了少儿文学作家金朵儿和一些阅读指导老师组成志愿者团队,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起了“童心向党学党史 携手护苗共成长”阅读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在赣州57个乡镇举办了114场,参加儿童共3420人,捐赠书籍4864本。据不完全统计,李刚已在乡村小学和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200多场公益阅读活动,为乡村小学捐赠书籍2万多册。
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艰辛,但李刚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他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双双清澈明亮的小眼睛,他们是多么渴望知识。他们坐在课桌上聚精会神看书的情景,更加坚定了我的目标。”
一枝鲜花让李刚印象深刻。“人生第一次收到鲜花,还是一位老奶奶送的。”李刚告诉记者,“孙奶奶当年79岁,在一次阅读沙龙开始前,她拿着一枝玫瑰送给我,并对我说:‘小李,非常感谢你,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读书,我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孙奶奶的这番话让我动力十足。”
C 书店梦圆
“喜欢读书的人,大概心里都有个书店梦吧。”李刚说,自己的书店梦,源于一场捐赠活动。
2017年5月31日,李刚联合赣州市图书馆向于都县银坑镇富竹小学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书籍。“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室的模样。”当时,学校的陈爱民校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这句话坚定了他推广全民阅读的决心,而开书店的想法也开始生根发芽。
经过多次尝试后,2021年8月,李刚终于迎来了梦想开花的时刻。在章贡区文广新旅局和水南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他自筹资金40万元,在章贡区高楼村的九曲河路社区打造了“阅清城市书咖”。这是采用“政府主导+社区管理+社会化运营”创新模式的文化惠民项目。
书咖面积480平方米,目前藏书8000多册,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红色党史专区、绘本馆、活动室、咖啡吧、阅读区、中小学生AI智能伴读自习室等。截至目前,书咖已经举办“童心阅读会”“虔城家教”“作者光临”“名师带你去阅读”“名师带你读名著”等线下活动101场,服务周边3190个家庭。
在赣州推广阅读的这一路走来,让李刚感触最深的就是要坚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推广阅读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坚持了就一定会看得到成果。”
“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全民阅读推广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坚持不懈做下去,就可以早日实现‘沃野赣南,家家满书香’。所以,我想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全民阅读推广的队伍中,让我们早日实现文化强国梦!”谈及未来的事业,李刚满怀激情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