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余书福 刘庆元 通讯员宋嘉华)“从此千里万里都在这条河边,千年万年记得那年日月……”6月3日,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人头攒动,随着大型红色文旅情景剧《长征第一渡》主题曲《从此》旋律响起,一年一度的杨梅采摘节拉开帷幕。在现场,村民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活动当天,吸引了近5万名游客观光采摘,带来连锁效益150余万元。
在活动现场,于都县审计局驻井塘村第一书记黄晓告诉记者,苏区时期,为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以项英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于1934年12月下旬转移至黄麟乡井塘村。为激发苏区军民革命斗志,1935年2月,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在井塘举行了著名的井塘会演,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为中国革命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2022年,井塘村被评选为省级红色名村。
近年来,井塘村坚持“党支部+理事会+基地+农户”模式,下好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提档升级“先手棋”, 创建富硒脐橙示范基地2000余亩,解决群众务工50余人,年均增收2万余元; 带动200余户农户种植1000多亩杨梅,引进优质杨梅树种,创建占地20余亩的精品杨梅示范园,不断擦亮“井塘杨梅”金字招牌。去年,井塘村还购进烘干加工设备,做好井塘杨梅深加工后半篇文章,年收入300余万元,户均增收1万余元,井塘杨梅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梅”。
“以井塘杨梅为龙头,推动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游、休闲采摘、餐饮、民宿等业态融合发展。”黄麟乡党委书记钟宗材说,该乡举全乡之力,充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大力推行山上观光品梅、山中休闲采摘体验、山下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新模式。2022年,井塘村共接待红色旅游和研学游客10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