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市出台实施方案提出14个方面重点任务

  本报讯 (记者钟清兰)近日,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通过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赣州。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形成空间布局基本合理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我市自然保护地面积达9%,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6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95%,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到2035年,形成统一有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自然保护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湿地保护率保持稳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较为全面保护,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显著改善,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监测体系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普遍提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赣州目标基本实现。

  实施方案立足赣州实际,围绕“全市保护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生物生态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筑牢夯实”的总体目标,提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引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完善就地保护体系、健全迁地保护体系、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健全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建立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依法加强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测管理、落实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生态文化调查登记制度、持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等1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其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引领方面,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任务,实施赣州市生物多样性有限保护区重大保护工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方面,积极探索生态统筹保护模式,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红线中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敏感脆弱区域实行严格保护。重点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完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加强赣州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和各县(市、区)野生动物保护救护站建设,推进特殊物种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

  同时,在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治理和稳定性。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加强水、气、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广泛覆盖,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在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方面,持续加大对危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造成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运输、交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功案例。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机制,强化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司法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客家摇篮拍客家·民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文化旅游
   第08版:八境台
图片新闻
省农业科学院赣南科学院举行第四届科技成果开放日活动
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市高技能人才专家库新添三百八十人
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在赣州发布
环安远东江源·三百山自行车大赛开赛
关于六届市委第七轮巡察(提级联动巡察)的公告
江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首单落地赣州
第四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本月在大余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