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肖小飞 黄秀红)近年来,石城县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谋划推动,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通过“办好拥军实事、用好红色资源、唱好鱼水欢歌、做好社会拥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模式,推动军地更加融合、全民更加拥军、社会更加崇军,双拥工作效能实现整体跃升。
办好拥军实事,为部队建设提供强保障。石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注重为驻地部队办实事、解难题。近几年来,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该县向县人武部、武警中队等拨付经费12690.69万元。在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下,县人武部建设打造了珠坑乡麒麟山庄军事训练基地,用于基层民兵训练及役前新兵训练。县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研究驻地武警中队营区搬迁新建,划拨土地20余亩,投入资金5560万元;推动完成塘子岭至睦富桥段2.9公里战备公路修建,为部队练兵备战提供坚强支持和保障。
用好红色资源,为双拥宣传打造新阵地。石城县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石城县阻击战纪念园建设、石城博物馆红色资源数字化,以及红军桥、红军医务室、红色剧社、红军兵站、高田陈祖林烈士故居等红色旧址旧居提升工程建设;推动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和丹溪苏维埃政府旧址修复工作落地落实,新增红色剧院、红色文化广场等;着力打造丹溪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擦亮“红色名村”金字招牌;投入202.6万元在屏山镇河东村新建红石寨烈士陵园,推动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组织“赣南红”老兵宣讲团广泛开展红色故事“五进”宣传教育活动80余场次,让广大学生、群众接受红色教育洗礼;联合驻县部队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进军营活动,组织师生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和训练,接受国防教育,增强爱国拥军热情。为大力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该县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积极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评选活动;开展“四个一”双拥主题系列活动,即拍摄一部双拥宣传片、举办一台双拥文艺晚会、印制一批双拥宣传手册、开展一系列双拥共建活动,持续加大红色传承和双拥文化的宣传辐射力度,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尊崇服务现役军人、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唱好鱼水欢歌,为拥政爱民汇聚新动能。驻县部队广泛参与扶贫帮困和爱民活动,与学校、村镇、社区、敬老院和贫困户开展结对共建,官兵定期到乡镇敬老院、帮扶村走访慰问,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和慰问金,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晒被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石城武警中队与琴江中心小学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同升一面旗,共唱一首歌”等共建活动20余次。该县人武部与县妇保院开展“医疗健康进军营 我为军人办实事”共建活动,并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妇联举办“情暖母亲节 感恩兵妈妈暨集中送喜报仪式”活动;专门投入帮扶资金160余万元,选派干部任挂点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平安石城建设,联合县公安局开展军警民演练,组织各乡镇人武部及民兵参加防汛演练50余次,为广大人民群众保驾护航;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协调解决现役军人住房问题,为困难党员申请临时救助等。省军区结对帮扶横江镇横江村,协调落实农田建设437亩,修复建设山塘堤坝和休闲文体广场、安全饮水工程等,极大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先后投入170余万元,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实体产业发展和希望学校建设,以实打实的举措践行人民子弟兵的服务宗旨。解放军某部队结对帮扶赣江源镇秋溪村,先后投入80余万元用于援建文化活动中心及卫生室、扶持村民宿项目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安排部队医疗专家为秋溪片区群众提供公益医疗服务800余人次,向镇卫生院捐赠眼疗仪等医疗设备10余件;联合开展法律咨询援助,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余人次,捐赠法律书籍100余本;协调厦门电商专家为秋溪村40余名脱贫户举行电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做好社会拥军,为尊崇工作赋予新内涵。石城县聚力打造“一街两园”双拥示范工程,即建设双拥示范街、双拥主题公园和双拥知识宣传园,以“项目拥军”助推双拥服务水平跃升;联合TCL科技集团等爱心企业,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福利工程暨公益活动,为抗美援朝老功臣、参战老兵等对象捐赠电风扇80台,为全县退役军人及军属发放每张价值400元的家电优惠卡6000余张;联合各商业银行推出“退役军人服务卡”,退役军人持证办理可以享受“一先七免”专属优惠服务;与石城农商银行推出“退役军人贷”,退役军人可享受低利率优惠贷款服务,共为2226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申请发放低息贷款19315万余元。该县还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和爱国拥军促进会,引领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服务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会员企业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123人次,捐赠资金32.15万元,提供拥军惠军优待服务10类30余项;联动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开展“苏区笑脸 走进石城活动”,为红军烈士后代、退役军人等拍摄幸福笑脸照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荣誉感、获得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