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意思是冬季进食白萝卜对人体有好处。但是为什么要吃,又怎么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为此,记者采访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孙小勇博士。
孙小勇表示,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出汗散热的机会减少,而且往往还会进食较多牛、羊肉等热性食物,这样就容易让人产生内热,出现消化不良、气机郁滞现象。这时,我们适量吃些清凉的白萝卜,不仅可以消散内热,还有消积导滞的作用。
研究表明,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有“土人参”之称。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
孙小勇指出,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萝卜子(莱菔子)还是一味良药。日前,章贡区市民刘先生,因咳黄痰、腹胀等不适一周余而就诊于赣医一附院。经过望闻问切,孙小勇诊断其为肺胃郁热,嘱其回家服用中药的同时,每日炖服白萝卜汤帮助清热助消化,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白萝卜有下气、定缓、止咳化痰、消湿除胀、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白萝卜中还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冬季适当多吃萝卜有润喉清嗓,降气开胃,预防感冒的作用。
孙小勇提醒,“冬吃萝卜”好处多多,但也是有讲究的。因为白萝卜性凉,味辛、甘,清热化痰生津,所以属于脾胃虚弱的寒性体质的人,则应少吃或不吃白萝卜等偏凉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
另外,白萝卜会影响党参和黄芪这类补气药物的功效,所以在服用这类中药时需停吃白萝卜;白萝卜与胡萝卜性味功能不合,如果一起煮就大大降低了营养价值。
(特约记者罗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