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霞 曾桢
近日,50多岁的全南市民温冬花在该县零工市场登记求职信息后,不到一周时间,便在全南宾馆找到了一份灵活的服务员工作。
这是全南县首家公益性零工市场,旨在为用工单位搭台、为零工散工牵线,日均求职人数可达70余人。全南县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最突出的问题着眼、最具体的工作抓起,聚焦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布局1个城区零工市场、9个乡(镇)零工驿站就业服务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运营,把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打造成扩大就业的新引擎。除了提供线上24小时不打烊招聘服务,该县还在线下专门设立了7个零工服务专区,为零工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招工用工登记等全链条服务。自今年6月零工市场挂牌运行以来,已累计入驻市场主体151家,受理服务300多人次,完成零工服务217人次。
打通对接群众需求的“最后一公里”,要在丰富供给上下功夫,也要在提升“硬件”上做文章。该县投入资金7.9亿元,围绕民生领域就业岗位、托育托位、幼儿园位、上学座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七个位”工程,深入实施“提高民生品质行动”,大力推进燕园实验中学扩建项目二期工程、陂头中心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二次深化装修及设备购置等18个民生项目,补齐民生短板,不断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推进“创文巩卫”,厚植民生福祉。全南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契机,城区13条街道实现“白改黑”,112个单位部门精准“定格”在43个网格,做到“大事小情”都有人管。实施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新建城区污水管网13.7公里,改造城区污水管网0.7公里;组织开好理事会、户主会,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提升滨江小区、信安花苑等6个老旧小区,同步更新小区绿化、道路、公共休闲等配套设施,受益居民1187户;统筹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桃江新区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桃江为城市景观轴,亮化提升“一江两岸”景观带,打通2条“断头路”,新增停车车位709个,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与品质,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全南县还立足当地自然、文化特色,建设了城市书房、社区共享书房,改造提升瑶族油浸肉制作技艺非遗工坊,维修中寨乡田在塔,精心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用一项项饱含民生温度的新举措积极回应群众的“民生关切”,不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