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明河 通讯员刘小强 钟淑萍)近日,15名来自复旦大学法学、中文、物理等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于都县上欧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活动中,实践队员们用成语接龙、“逛三园”等新颖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并与学生互动。“授课十分精彩,有许多是课本外的知识,可以接触更多元化的世界。”学生钟悦开心地说。
“在出发之前,我们了解到于都县红色底蕴十分深厚,所以队员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加入了红色主题的文化教育课程。”社会实践队领队金瑜婷说,他们选择传统文化作为此次冬令营教学的核心特色,希望通过一系列拓展类的课程,带领学生领略文化底蕴、文化力量、文化温度,开拓学生视野,助力基础教育提升。
据了解,自1月29日起,该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为期5天的课堂教学。实践队员将红色历史、诗词书法、美术音乐、法律知识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中,共设置了14门不同主题的课程,既有科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有人文情怀和艺术熏陶,内容丰富。
近年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到于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将红色文物保护与开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边远地区学生教育等课题作为实践重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以科技、艺术、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助力该县乡村振兴以及基础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