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国县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亮点突出

  本报讯 (陈峰)由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江西金达地矿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兴国县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交流研讨会上成为观摩研讨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1年12月经省自然资源厅批准立项,概算总额267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672万元。项目主要是在潋江、长冈、高兴、永丰、隆坪等5个乡镇236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该项目实施的3个亮点备受关注。

  多方参与的治理维护生态。为提高社会和群众的参与度,治理工作采取政府和群众共担的方式推进。群众出资可以用参与施工治理的工时和提供工作人员的食宿相抵,且根据群众的困难程度分为3个档,赢得群众支持。当地群众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也了解和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从中学到了部分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对后期维护有帮助。

  可复制的简易治理模式。根据2022年9月调查,兴国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913处,但全部为小型地灾隐患,达不到现行规范治理的立项条件,却又直接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上级自然资源系统组织领导下,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江西金达地矿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总结出“削方减载+截排水+复绿”岩浆岩类治理模式、“削方减载+锚固+截排水+复绿”变质岩类治理模式、“支挡+截排水+复绿”红色碎屑岩类治理模式,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简易治理模式,为其他类似地质状况治理提供了有力借鉴。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水平。地质灾害防治既有它的专业性,也有它的普适性,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江西金达地矿工程有限公司创新推动“治理+地质灾害科普文化长廊”治理理念,全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水平。在永丰中心小学,教学楼后坡通过治理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创新性建设地质灾害科普文化长廊,结合科普宣传让学生认识地质灾害,了解地质灾害避险常识。大幅提升地质灾害宣传力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4全国两会
   第03版:聚焦2024全国两会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周末
“五圈治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兴国县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亮点突出
图片新闻
春风送岗促就业 统战助力惠民生
严查违规使用电气焊设备行为
一线监督护航春耕生产
政策上门零距离 社会救助暖人心
党员干部助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因地制宜推动红色名村建设